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三九九章 绥靖商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
    三九九章 绥靖商洛 (第1/3页)

    三九九章 绥靖商洛
    南京开会讨论的时候,强霖已经到了商县。

    会见了商州的头面人物。大家哈哈几句,聊起来当地的一些典故,谈起了秦汉以来的流官治理和流官制度。

    强霖说:“长安是秦汉的首善之区,商县是长安东南的大门,也是京兆尹管辖之地,应该很有一些章法啊。”

    说起商县,当地的大商人说:“本来没有商县,是商州的改称。属地原名,上洛县,洛水上游也,叫了千年。商州是加在各县之上的一个州名。现在州名替代了驻地的县名!”

    县长杨遇春说:“还有很多县,州名成了驻地县的镇名。如永济县,本来是蒲州的属地,现在蒲州驻地成为一个镇,属于永济县。解州镇,也是州驻地成了县城所属的镇。”

    商人附和道:“当然有些镇,曾经是国名!虞镇、虢镇、禹王村等等。”

    民国流官的管理,也经常碰到退职州官、省官、国家大佬在乡间的事情。商县的情况不太好,商县在外为官的不少,民国退休回来的不多。无论是本地流官卸任,还是外地官员告老还商,都不愿意住在商县。大概是治安和年头实在不好。

    杨县长说:“虽然商州就地改为商县,但是州府的格局还在,城郭也很大,原来的官员,后来的官员,也都聚集在商县。这就是所谓乡绅与流官共治的局面。我们县官一般是外派来此。”

    所谓流官,就是外面派来的官员。“流”字,显然不是什么好词,借用流民的“流”,成为流官。大致意思也差不多,流到哪里,吃到哪里的官。

    大商人说:“这是清朝的规矩,我们民国也没有改。谁当政,谁派流官。大家也都认同。这是惯例,没有什么。”

    强霖笑到:“您是商人,与商州的关系,应该是很密切呀!”

    商人说:“强公子说的不差,商人就是商国的遗民。差不多就在商州的商山附近。因为商人会做生意,所以做生意的后来都叫做商人。”

    县长杨遇春是西北军大将张维玺的部下,当时还是北京高等师范的学生,参加了冯玉祥的西北军政干部学校。现在还30岁不到,就被张维玺派到这里为官。

    强霖问:“现在的治安是靠谁来维持?民团的老总是哪位?”

    杨县长说:“赵凤林旅驻在安康,这里有他的一个连,负责县政府的保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