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一一章 独立的镇子 (第2/3页)
去报告军团长陈赓去了。
强霖带着剩下的地方官员继续前行。目标是漫川关镇,途中要休息一晚,大家决定沿着小河走。
一路上,强霖与西北军文官系的县长们聊天。几个西北军文官也是第一次浏览陕南风光,虽然是寒冬将临,大家还是比较兴致盎然。小河水还是哗哗地流淌,沿岸有些平方村子,不过偶尔有些老人和妇孺,年轻人都出走了,或者为匪,为兵,或者逃荒去了。
强霖知道,这个山谷小河两边不大的岸边,后世却是两排楼房,延绵不绝,可以想象河流会怎么样,都是干涸的河谷细流,上面架着水泥便桥,年轻人也都不在这里。
沿河生活是人类必须的,但也不能渗透到这里,尤其是在这里垦荒和开发工业生产。
强霖跟西北军的县官们说:“你们都受过教育,人类的活动能力越来越强,但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开发的。”
杨遇春这次也跟着来了,他说:“商南、洛南也都是这样。山阳县也是一个古县,开发了上百年。”
强霖问:“山阳县长怎么没有见到?”
杨遇春说:“山阳这次还没有派县长;杨虎臣的县长自己走了,只是县党部长兼职审判一些案子,实在是这里太复杂了,人也都跑没有了。”
强霖说:“你把山阳县长监理起来吧。这里的县,有些太多了。以后还要合并一些县,恢复到清朝初期的县域。”
洛南县长陈显扬惊问到:“那也就是20多个县了,一个州也就五个县左右,至少要裁掉一般,很多新县城是努力多年才设置的,人家会反对的。”
强霖说:“他们设置县城,就得有一套班子,现在连官员都逃走了,县民也没有多少,还设置县城干什么?难道就是收税么?”
洛南陈县长接着说:“现在县里也没有多少县官了,连法官都没有,也就是民办的教育事业还有一些闲人,连教育局都是乡绅兼职的。”
强霖说:“他们的镇子,可以直接属于州,不必再归属邻县,这样他们就不必总是凑人数。为了维持县的规模,他们总是增加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