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一三章 镇务运转 (第2/3页)
主的决定是什么。当然,你可以给其他儿子一些基本的投资本钱或者教育资金。”
房镇长慢慢琢磨了。这事情在家里也能说出理来,不能说次子以下就一定分光财产,长子至少要一半的财产,当然山和老屋,只能是长子的了。
强霖说:“陕南两个府,将来会作为水源保留地。最好的办法是把山分给私人掌管,当然只能种树,不能砍树。所以,要限制人口的繁衍,只能采用长子继承法律。或者说,要求山主把山保持在一个家庭手中,而不是所有家庭成员分配这个山。那样,富不过三代,一座山就变成了秃山。”
看到房镇长不说话,水凌说:“我们族人都是长子继承财产,次子们都会搬出去,另行成家。但他们会成为新的家主。”
强霖说:“这里的新家主,可能没有山了。所以如果外面没有更好的机会,只能吃住在长子家里,帮助长子管家。”
船长王老大说:“其实我们船主也应该搞这一套。否则一个船队,分家以后都是小船队。但是不给其他儿子财产,法律是要酌情调剂的。”
强霖说:“船是动产,所以国家层面不会干涉,对于不动产,还是要支持长子继承的。也就是土地、还有祖屋。次子们最好是当兵,教书,去工厂。当然,家主是要负责教育经费的。也有义务照顾不能**的弟弟们,但是弟弟们不能继承财产而已。”
房镇长说:“我明白。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不许分家的规定。家产由长子一支管理,次子们没有股份。原来子女都有股份的。”
强霖说:“不动产里面不能拆股。你们其他的公司,船队、马帮,不做法律的规定。”
房镇长想想说:“长子继承,让本地人口往外流出,保持私人山地不被家人损害,都有好处。家里面也算说的过去,关键是如果有法律的话,父亲们还是支持这个决定的,必定次子们有机会向外发展,不行还可以回来给长子管理家务。”
强霖结束了这个话题,问水凌道:“水当家的怎么走这条山道,你们可以再三峡长江渡口就卸下货物。”
水凌说:“我们一直坚持全程送货。这次我带来的茶叶还要送到漠南蒙古,要穿过陕北高原才行。有时候在长江**一部分货物,又接了长江到安康的山地运输的活。”
王帮主说:“这次我们有些粮食,还要请水爷的驮队,帮助送到三原,这是军粮,我们的驮队不够了。牲口受灾情影响,饲料不足,很多驮队卖了骡马,剩下的运力不够。”
强霖问了水爷的路线,原来是从这里到渭南县,然后过渭河赴陕北,进入蒙古大漠区域。
强霖十分佩服水爷,说道:“我也会去一下陕北的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