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七〇章 力量聚合 (第2/3页)
队前锋已经到了,也是一个营,客船给运过来的。参谋们一阵忙碌,安排这些后来的西北兵。
张运镒和强霖迎接西北军的军官,这是冯玉祥身边的亲信部队,但是他还是遣散出来了。西北持续干旱,根本连民众都养不活,实在没有力量再养这些军队。
带队的军官是一个少将参议,赵恩溥,字博生,河北盐山县人,保定六期,北洋军出身,投身冯玉祥系统。强霖看到的赵恩溥带着眼睛,面色清癯,身材不壮实,而是偏瘦高的北方人。
强霖说:“赵将军,怎么是您带队?”
赵恩溥说:“没有办法,军官们都去军校学习去了。听说以后不是凭关系带兵,大家竞争的是战役指挥的能力,你说,谁还管士兵的事情。”
强霖笑到:“博生兄离开奉系东北军,到了西北军也是这样耿直?”
赵恩溥说:“脾气是改不了的。我们不爱士兵,就不爱家国。都为了自己,国家怎么富强?”
强霖说:“嗯,以后没有必要自己拔高的。人家学习军事,也不能说就完全为了自己。这个世界,完全为了自己的人,可能越来越混不开了。”
赵恩溥说:“好!令庸老弟啊,你的一张嘴啊,把冯老总宣教的现在什么事情也不管。最后我只好站出来了。那些军官都没有受过什么教育,我是保定六期的正则班,科班的。叶挺是我的同学,我也要来这边看看他。所以让他们那些没有正规军校的学习,我来顶岗!”
强霖说:“这么说就实在了。我们对士兵要进行大量的通识教育,要化很多的钱的。所以,军官要体现出来实在的风格。”
赵恩溥说:“我听说,红军高级将领都在封闭培训,看来我也要逐渐清洗心中的一些概念了。你放心,我要带头采用胡适的白话文,不说现成的套语,神采奕奕之类的;不用典故,比如刘备摔孩子;也要言之有物,比如。。。”
强霖说:“得了。白话文的胡八条,我知道。那是陈独秀批评胡适的,你倒是记得。”
赵恩溥说:“为兄耿直,所以多为别人所劝。但是自己往往不服气。怎么办?这事情还是要自己顺过来。”
强霖说:“对。这种做法大概是胡适的读书法。疑问,就是坚信自己的疑问,再去查证。”
赵恩溥说:“这位就是旅长张运镒前辈?”
张运镒说:“不敢称为前辈的。我是最温和的一个人,你是老资格的军人,来到我这里你可以随便了。”
张恩溥敬礼说:“报告张旅座,西北军手枪旅先锋营到达。武器为驳壳枪100支作为自卫,其他士兵为徒手行军到达。请你审核。”说着递上了士兵花名册。
张运镒还礼后问:“路上有减员么?”
赵恩溥说:“有军医在照顾,没有减员。”
强霖问:“军医?叫什么?”
赵恩溥说:“姬洛,字鹏飞。”
强霖说:“他是学什么医学的?中医么?”
赵恩溥喊道:“姬洛,过来一下。”
强霖看看,与自己差不多的一个娃娃,估计还不到2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