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一章 再修正气 (第2/3页)
还是基于自己的利益。为什么做官,为了名声,为了财富,为了家人等等。”
喇世俊说:“即使这样,我们也没有错啊?”
杨增新说:“你怎么知道没有错?你们搞慈善,你们搞教育,你们搞这个那个,从来就不知道找原因。原因都是别人造成的,好事都是你们做的。这样,你们眼睛就被蒙住了。”
邓隆说:“老师的意思我懂。就是我们思考每件事,就是把这件事想透彻。而不是随随便便的按照自己的行为习惯去决定。而这些习惯,往往都是以前为了名利造成的习惯。”
杨增新说:“你从小就是一个聪明的弟子,能够是甘肃的举人第一,解元,还是有原因的。水梓他们就是勤奋,超脱还是差太多了。”
水梓道:“您的意思我是站在以前的习惯在思考?我现在的习惯就是修园子养成的?”
杨增新说:“你就是这样子的,我说了,你才能体会;不说,你用什么去体会,凭什么去做决定?”
水梓还要说,邓隆拦住他说:“算了,这件事是我们错了。你越对付,事情越难看。”
水梓奇怪到:“大师兄快讲,让小弟明白一下。”
邓隆说:“你觉得君主立宪大逆不道,你觉得请满清皇帝,不如袁世凯家族是汉族皇帝,你还觉得......,这些东西都不是做学问者的态度。我们应该觉得这事情是不是一定要做,有什么作用?大逆不道是谁说的,什么情况下说的?皇帝素质是满清的好,还是袁氏家族的好,哪个更有帮助?”
水梓汗水流下来了。这是很简单的逻辑,自己竟然全都岔过去了。也就是说,自己现在学问能力还不如高中生。
杨增新继续说:“我在新疆没有可信的汉族官兵,只好用维吾尔的官兵,因为他们要经常祷告,虽然他们文化不多,但是他们始终能够保持因明清楚。你们会让花草迷住心智,会让诗词捆住理智,会让正义的骂声吓破胆。你们因为自己的私心,而丧失了基本的判断力。”
大家都不再吱声,杨增新气哼哼地走了。
喇世俊说:“杨大神走了。我记得强令庸杀杨虎臣时候说的,愚者上位,是找死的节奏。我们甘肃以前都是乱杀,但难保以后没有智者杀愚者。我的意思是,如果做不到深入的思考,就请为了家人着想,尽早退出这个政府委员。”
水梓说:“我现在已经恢复正常了。你这话是为了我们好!我决定退出,修行一段时间再出来。杨先生说的对,最近的心智在下降,我达不到高水平的议政。”
喇世俊点头答应,结果共三位退出,其他几位愿意重新在思考,重新再来过。省政府变成了四委员制,后来加上了高级顾问刘庆笃为政府委员,成了五委员制。
几经折腾,五委员研究出了明目,就是重新组织临时参议会,由参议会倡议政府制度改革,然后由政府发出倡议书,选举省级总督。
同时,五委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