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四章 殖民开发 (第2/3页)
张恺荫说:“就是这么回事。难道不是我们筹钱开发么?当地不给我们一分钱,自然是殖民公司。”
邓隆说:“你有办法弄到钱么?”
张恺荫说:“我有两个渠道,一个是北京教育部的同事,他们有能力联络大清石油公司,还有皇后慈善公司,还有安**大帅府;另外一个渠道是安庆,那是我呆过的地方,现在也很有钱了。也有很多矿山,不缺钢铁。”
邓隆说:“兰州到宁夏的路线,这条铁路有些眉目了,是南京公权银行贷款啊。”
张恺荫说:“公权银行的钱,就是强令庸的钱。我这里暂时用不上,我主要是与北中国打交道;北中国建设西支那,自然是应该的。”
邓隆倒是赞同这个计划,毕竟甘肃和新疆与北方政府接近,西安与南京更为接近。不要忘了甘肃曾经进攻西安的革命党政府。
张恺荫倒是没有说大话,他最近与塞北杨宇霆杨邻葛关系很好,知道他从奉天弄到很多钱。还有教育部的刘哲部长也不能一毛不拔,他有一个议会路线;还有一个是共和大学校长约瑟沈,他和婉容的关系不错,跟自己也很投缘,毕竟是自己决定他当共和大学校长的。
张国焘先给这几个人发了电报。他自己有研究一下自己的班子,还得找老部下们!
于是徐李特,就是李特,唐山大学的那个留苏的,在安庆接到了张国焘的电报,任命他为西支那公司的工程部总办。徐李特研究半天地图,知道这是戍边的前奏,自己就是从这条路回国的。
徐李特找到在赣南的陈绍禹王明,说明了情况。陈绍禹琢磨一下说:“这个地区迟早还是与苏联对上。看来这是我们党人的宿命。罢了,先顾眼前。你带着留学苏联回来的工程人员,愿意去的都去。我给你们准备粮食物资,我先让那些红色资本家们投资一些给你。大概也就50万大洋,这是入股了。”
徐李特带着50万大洋,和5个留苏的工程技术人员出发了。
杨宇霆看到张国焘的电报,找到一直留在这里研究蒙古历史的简又文教授。简又文是张国焘的搭档,在这里接收了一部分新疆回撤的蒙古族财主们,所以没有跟张国焘在一起。
杨宇霆说:“简教授啊,你看我没有时间管这件事。这样,我们的铁路刚修到包头,我继续修到磴口。你带着人现在就开始从磴口往南修,穿过贺兰山脚,沿着黄河修到宁夏。张凯荫从宁夏修到凉州。我看今年也就差不多了。”
简又文说:“粮食和材料怎么办?”
杨宇霆说:“这些都是我出,算我们塞北省投资这个西支那公司,作为股份吧。我再给你200万大洋作为本金。”
简又文说:“邻葛兄,你们的经济情况还行么?”
杨宇霆说:“简教授,你是一个好人哪。都知道找我要钱,就没有人问问我的情况!少帅把我支使到这里,自己去做人质去了。”
简又文说:“你这封疆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