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二〇章 人品好过了 (第2/3页)
乔瑟夫宋有些激情了,说道:“这个主意很不错。我去跟我的哥哥说说。”
强霖说:“宋老大你就不用跟他多说,他做生意太依赖西方,也太国家财政化。你可以跟你的二哥,子良先生说说。”
乔瑟夫说:“好吧。我争取先凑集一千万元投资西北。”
强霖觉得不多,但是他也不知道能够筹集多少。
两个人又谈些家族事情作罢。乔瑟夫宋和张三小姐苏珊娜张芸英也熟悉,所以宋三先生不太好意思谈两家交情。苏珊娜比他大几个月,他要叫强霖三姐夫。但显然强霖比他小5-6岁!
林业教授梁希带着他的助手研究怎么发展荒山,这个庆城县就是丘陵沟壑的高原,与西峰的平原是不一样的。
晚饭前,李仪祉和李四光都找到强霖,要谈谈怎么做大这些生意。
强霖带着主要助手水凌与两个李先生,也是两个李教授一起商谈。
李仪祉比李四光大7岁,人也更为严肃刚正。这主要是儒家耕读的传统,其实这个人思维是很西化的,数学曾经第一的晚清秀才,京师大学堂的德文班晚清进士。李四光也是晚清授予的洋博士转进士。
李仪祉现在由呼吁政府投资,转到自己做生意了。虽然没有成功把握,但是不用依赖别人,心里也就比较踏实了。
事实上,他跑了五年的修水渠的资金而不得,却终于等到了大灾年!心灰意冷之下,跑到南京河海专门学校教书。
这次他是回来赈灾的。他是南京国民政府赈灾委员会委员,也是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导淮水利委员会委员。
强霖说:“宜之先生,我对您的担忧就是士大夫习气,其实就是家族观点看不开。”
李仪祉说:“这个我明白。我的侄子们都有出息,我的自己孩子都小。族人也还都过得去。”
强霖说:“基督教观点是究竟的。上帝也可以说是无限的,空性万能的。所以,在儒、释、道家之中,还要多习西哲的说法。”
李仪祉说:“这个我倒是要听听老弟的高见。我认为儒释道是中国的脊梁。难道西学可以撑起中国的脊梁么?我没有看出来。”
强霖说:“嗯,你这看法很有意思。脊梁?英雄?”强霖有些浮想联翩,脊梁是民国就流行的么?
李仪祉说:“哪个民族、哪个地区都有自己的英雄,都有自己的民族英雄,才能保护国家,保护人民。”
强霖说:“释迦牟尼,佛祖不是说万事皆空么?怎么还有英雄脊梁之说?”
李仪祉说:“这是自然的。但是我们必经是入世的。人家要侵略你们,你不得抵抗么?儒家在这里就需要了,我们要勇敢,为万民立命!这就是脊梁。至于为往圣继绝学,自然就是不至于断了传承。”
李四光也觉得李仪祉说的很好:“关学是中国的显学,是硬汉哲学。”
强霖说:“从释迦到儒家,直接切换,那就是看所需了。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这如何解释呢?”
李仪祉怔到:“小老弟是一定要度化我等?”
李四光的逻辑也是无比的,他看强霖用这个逻辑堵死了李仪祉的理论,不禁有些踌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