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九三章 安全需求 (第2/3页)
下,夺取了南宁省会。”
强邻问:“地势的原因有这么大?”
白健生说:“有些因素,更多的是心理因素。大家下坡都是比较愿意,也轻视下游。但上坡都比较畏难,也比较敬畏上游。所以,当云南唐继尧的六万部队顺坡而下的时候,上海和广东的革命党都是很害怕的。尤其是还有内应柳州桂林沈鸿英一万多部队的时候。”
强邻说:“是的。听说了。”
白健生笑到:“那时候你还在南洋上学呢!不过我们年轻,敢于一拼。李德邻也年轻气盛,但他还是比较老成稳重的。他定下战略先拿下了沈鸿英的桂林。我是来回跑动指挥三路防守部队。为了防柳州的陆老帅残余部队,我曾经在前线侦查时候被围在武宣城。那时候他们动作快一点,我就被抓住了,身边就几个卫兵。”
强邻说:“你们配合的不错。”
白健生说:“我们真的相信我们革命是为了民众!老军阀唐继尧就是想占地盘作威作福,肯定是不得人心。全凭着一种精神力量抵抗!我们赢了。天道不爽。”
丁在君也赞叹他们的指挥精到,官兵用力。
白健生说:“大家都一心一意的。黄绍竑黄季宽富家子弟,大度容人;李德邻不在乎得失,来去自由,为人公道;黄旭初谨慎小心,细心整理部队。我们总算对得起家乡父老。“强邻没有听他的自吹自擂,这些人的精神还是有益处的。但是他关心的是这里的战略地理。
果然,强邻说道:“整个南岭,从青藏高原,到嘉应州梅县、漳州府龙岩州、厦门沿海,这么长,是无法防守的。处处设防,根本不可能实现。”
白健生停止陈述,说道:“令庸果然是好学生。这也是岭南为难的地方。从太平天国起,到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二次革命,统一东南和两湖战争,但凡岭南聚义,总是要北伐。否则很难偏安岭南一隅。”
强邻说:“你的意思是,聚义而不北伐,必然被剿灭,因为根本无法防守!?”
白健生说:“德公之所以要求广东政府救援唐孟潇,就是因为湖南赵恒锡赵炎午的部队,加上武汉吴佩孚吴子玉,我们广西就会被陆荣廷干卿公复辟了。”
强邻赞同道:“赵炎午公是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