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章 浅消训政体系 (第2/3页)
就是我们自己的地盘,皇帝封给我们了,我们就要建。”孙哲生则无奈地说:“这种事就是太麻烦了。那么大的一块地,从国民政府割走,很难获得国民政府的认同。”宋汉章也无奈地说:“那就没有办法了。国民政府从来不是我们选择的,但我们从来都是生活在这块地盘。现在谈判,大家互相给个面子而已,不要以为自己真的是谁的首脑。”孙哲生说:“那样就会招惹麻烦,我想你们也不需要麻烦吧。我们现在先拖后国体的争端,也就是皇帝的虚位这件事不要谈。”宋汉章说:“没有麻烦就不谈判了。国体不清楚,就是名不正则言不顺。国体的事情还是要谈清楚。不进就退,你们不是还从上海要税收么?”孙哲生说:“难道你们还能不给么?”宋汉章不语。这事情就是这样的,你们总要付出才能得到。跟来的简玉阶却是佩服这个宋良宋汉章,关键的国体上扛住了。大家第一轮不欢而散,意料之中。------孙哲生的谈判班子有傅秉常和傅斯年,二傅并无关联,前者是太子亲信理论家,后者则是立法院专业委员。三人讨论开了,现在怎么办?傅秉常说:“法统上,我们是要让步的。你也知道,上海早就厌烦南京政府了。我们前段搞三个政府的分裂,那个时期,我们也是这么抨击蒋政权的。现在,我们也没有法理阻止人家的变革。”傅斯年说:“我就是一个书生,说说书生的浅见。凡事从上到下的训政,都是独裁;凡事从下到上的民主,也都是民粹。所以中国的事情不是很好搞。”孙哲生还是悠闲地,缓慢地说:“现在的事情就是这样,我们只能按照一般的法理做出判断。”两个傅先生都是熟知法律大学者,知道这事情不一定行,但是至少可以有一个决断。傅斯年说:“凡事都要有一个逻辑,对天下有一个交代。我是赞同我们按照法理做出一个答复,但是还是要交给中央的长老会讨论一下。”孙哲生说:“那是当然,我们自己要遵守程序。”讨论结果是,同意上海划区自治,按照三民主义的精要,探讨实现的路径。至于税收和党务,可以在沪海道自治组织成立以后细谈。虚位皇帝的事情,就当作没有发生吧。因为国民政府现在也没有议会,党务会议确定的国家首脑,至多也是平行与皇帝的,你不能说在人家的上面。中央政治委员会,中政会常委会的几个大佬,已经麻木了。蒋介石基本是危襟正坐,不发一语。张群只是斡旋各自的立场。林森也是听吃听喝。尚有其他中央执行和监察委员,政府委员等等五十多人,也都不言语。这就是党国训政的最高当局,是中央执行,中央监察和中央政府三个委员会合成的。孙哲生汇报了经过,还有立法院的立场。至于税务和党务,则是行政院的谈判事务了。于右任说话了:“我们革命之后,难道还是一个一个分裂的状态么?”看没有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