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九四章 必然的战争 (第2/3页)
束手束脚,就让各级保定系的参谋,下去督战。总算压住了阵脚,但是防守方的伤亡,竟然与进攻方的差不多。严重摇摇头说:“真是大战经过的少了。欧战的残酷性才刚刚开始。”随行的参议是李德邻,他自己跑到进攻的前沿,体验战场气氛,帮助严立三谋划。李德邻说:“现在是六个军团,24个主战旅,轮番上阵吧。拼到最后,勇气也都出来了。”严重说:“嗯。战役目的是互相消耗,看看谁能拖得起。我们就当时磨合部队吧。”李德邻说:“还是要后方派增援部队。我觉得对方没有派出全部军队,似乎只有10多万人在与我们对峙。”严重说:“但是左、右两线没有发现苏军主力啊!”李德邻说:“总之,左、右两线部队不能分拆。我怀疑这个布琼尼骑兵集团千里突击的战术要重演,蒙古平原的空隙太多了!这仗简直没有办法打。”严重说:“后方的事情还是联席参谋部考虑吧。我们先要援兵,他们就与我们决战10天,左右兵团也不一定赶到增援。”李德邻笑到,学习京剧杨令公被围两狼山:“说道那援兵啊!啊!啊!不提也罢。”。杨七郎找援兵不到,说了这段。严重可没有心情跟他对京剧道白,他开始发电报要援兵,并安排部队轮换。------联席参谋总部。曲同丰问到:“孙连仲孙仿鲁兵团上去了么?”作战参谋林育容回答说:“上去了,已经走了一百公里,还需要五天才能到达中线前线。现在贺民英贺瑛姑军团已经接防孙部阵地二天了。”曲同丰说:“很好。让贺瑛姑把防线交给新新军的两个旅,她的5万人也集中支援西兵团,左翼容易遭到骑兵攻击。”杨杰说:“只能这样了。我们的兵不够。只能是支援10万人去中线支撑,左翼西兵团支持住。右翼兵团不会有什么大的战役。”蒋作宾蒋雨岩,47岁,日本士官四期,北洋参谋总部次长,保定系教官出身,与曲同丰是老同事,黄兴在大清的卧底。他代替陈调元做**参谋长,还是比张文白更够资格。他说:“云南卢汉的两个旅,加到哪个方向?”曲同丰说:“这两个旅,还是充实总部的预备部队吧。我们还要想到关键时候没有后续兵力也不行。”代表东北军的参谋长是于珍于济川,44岁,日本士官校步科八期,其实资格也很老了。但他没有经过这么大的战役,有些忙乱。说道:“这里没有东北军,是否申请大帅调一些东北军过来。我看这里才是主战场。”杨杰杨耿光,42岁,讲武堂、保定军校都读过,选派日本士官校第十期和日本陆军大学毕业的。他说道:“济川兄不可乱了方寸,这次大战,规模比滇军大战规模是大些,但是也不是不可控制。”曲同丰也说:“东北境内不战,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调兵。如果调东北的军队,苏联的远东边疆区的加仑,还有日本海参崴的进攻兵团,都可能动手。”于珍叹到:“这种战争,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