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歧途 (第2/3页)
愿意给凶手一条活路,很快,二十余颗人头就被砍了下來,跟张明鉴的首级挂在了同一根旗杆上,鲜血淋漓。
百姓们看得心里痛快,含着泪,大声称颂淮安军和朱八十一的仁德,“军爷们,您们个个都长命百岁,福寿双全。”
“朱佛爷,您是我们全家的恩人,小的以后初一十五,一定会焚香礼拜,让佛祖保佑您早日登基做皇上。”
“朱佛爷大慈大悲,一定能做皇上,救万民于水火。”
一遍又一遍,无止无休。
众淮安军将士听了,当然是将胸脯挺得更高,腰杆拔得更直,一些友军将士听了,心里却多少有些五味陈杂,特别是郭子兴麾下的部曲,因为主帅本人不愿意得罪刘福通,提前离开了,如今做了好事,却连名字都不得张扬,只能一边看着淮安将士接受百姓的崇拜,一边酸酸地嘀咕道:“不过是杀一群俘虏么,有什么好得意的。”
“可不是么,早就该一刀杀了,费了那么大力气押到扬州來杀,杀给谁看呢。”
“这朱总管也真是个狠人,这一口气砍下來,恐怕青军上下留不了几个了,他可真下得了手。”
下不了手,还留着这帮祸害啊,沒听人家罗参军说么,淮安军是仁义之师,绝不会收留这些虎狼之辈。”
“行了,别瞎吵嚷了,当心被人听见。”濠州军千夫长吴国桢越听心里头越乱,沉着脸喊了一声,喝止了周围弟兄的议论。
然而,一转眼,他却又侧过头去,小声跟朱重八嘀咕道,“八哥,这朱重九也忒会收买人心了,几十颗脑袋,就换了全扬州六十万百姓的拥戴,从今天往后,恐怕大伙天天都只有一碗稀饭喝,也要跟着他一路走到底。”
“可不是么。”副千户邓愈也凑上前,小声议论,“特别是让扬州人自己來当陪审这一手,简直是绝了,无论判轻了还是判重了,都是扬州那几个陪审的事情,与咱们朱大总管沒任何关系,可老百姓最后念好,却还是要念在朱大总管身上。”
“那当然,要不说这朱总管厉害呢,短短一年多光景,打下这么大片基业來,沒点儿过人的本事怎么行。”吴国桢撇了下嘴,继续笑着嘀咕。
“八哥,你说将來咱们要是有了自己的地盘儿,能不能也学学这一手。”邓愈又是佩服,又是嫉妒,悄悄地跟朱重八提议。
先后与淮安军、蒙城军并肩打了几场硬仗,他们兄弟如今眼界也开阔了不少,再也无法满足继续像从前一样,跟在郭子兴身后,躲于濠州城那巴掌大的地方关着门儿称山大王,他们也希望,自己能有一天,像淮安将士这般受万众瞩目,像淮安将士一样,被老百姓们视作恩人,视作仁义之师,视作万家生佛。
然而,朱重八的反应,却出人意料地冷淡,轻轻摇了摇头,笑着说道,“这招好是好,却未必能长久,你们当那些宿老做了主审,就永远会怀着公心么,这次是被张明鉴杀得狠了,所以他们才能够同仇敌忾,换了其他案犯,他们怎么可能不玩出花样來,只要有人出得起钱,或者跟他们原本就在暗中勾勾搭搭,他们在审问时,能不给主审官出难題么,一旦他们认定了某人人沒罪,而主审官那里偏偏证据确凿的话,最后到底该听谁的,枉纵了犯人,将置法度于何处,而依法严判的话,几个宿老都是当地的地头蛇,鼓噪起來,地方官员就会民心尽失,以后干什么都无法放开手脚!”
“这”邓愈、汤和、吴国桢等人无法看得像朱重八同样深刻,愣了愣,半晌无语。
知道大伙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