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移宿 (下) (第3/3页)
官制,就意味着朱重九距离称孤道寡又近了一步,大伙也跟着都有机会升迁,所以此时此刻,谁有理由冒天下之大不韪呢。
“那就这么定下來。”朱重九向來能从善如流,大手一挥,做出决策,“大总管府之下,,先设立一个政务院,由苏长史兼政务院知事,主持日常,禄长史从第一军团长史,调任政务院右副知事,其他职位不变,冯参军递补为第一军团长史,兼枢密院左副知事,其他内部职位,由你们三个商量着定,然后再从六局内酌情选拔。”
“臣等当鞠躬尽瘁。”苏明哲、逯鲁曾和冯国用三人,立刻齐齐躬身。
“知事,比各局主事略高半级,副知事,与各局主事齐平,具体相应等级,则由政务院來决定,除兵局和工局之外,政务院直辖其他六局,日常琐事,及县令以下官员任免,在政务院内商议决定,政务院内无法决定,或者超出决定范围者,则上交本总管,或者交由大总管府召集百官公议。”朱重九想了想,又大声补充。
他现在也早不是当年的朱屠户,对日常政务处理越來越熟练,对整个淮扬系的未來也有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规划,因此举手投足间,都露出了一股无法掩饰的自信。
“是。”苏明哲和逯鲁曾等人见了,心中只有欢喜的份儿,哪里会想着阻挠,又纷纷躬身下去,大声领命。
“与政务院并列,再加设监察院、枢密两院。”趁着众人士气高昂,朱重九索性趁热打铁,“监察院形同蒙元的御史台,设知事一人,左右副知事各一人,级别与政务院等同,专门负责纠察百官善恶、政治得失,必要时,可以与本总管请令,调用内务处人员配合,礼部禄主事调任监察院知事,户局副主事陈宁,刑局副主事魏观,分别调任左右副知事,三人所空出职位,由政务院和各部官员商议,另外推选贤能,经大总管府公议通过后就职。”
“臣,定不负主公所托。”
“微臣,谢主公知遇提拔之恩。”
被点到名字的人,纷纷起身施礼,特别是陈宁和魏观两个,前年秋天才经集贤院举荐出仕,不到两年时间就身居显职,激动得声音哽咽,热泪盈眶。
“都请坐。”朱重九笑着冲大伙点点头,示意众人回到各自座位,然后又吸了口气,大声宣布,“枢密院,则由本总管亲领,兼管兵局、工局、军情处、内务处、总参谋部和大匠院。”
“理当如此。”苏明哲、逯鲁曾二人,带头附和。
“非主公,无人能胜任此事。”张松、陈基、罗本、于常林等年青官员,也纷纷表态。
兵局和总参谋部涉及兵权,而兵权乃重中之重,任何诸侯都不会交给他人代领,至于大匠院、军情处和内务处,则是朱重九的独创,别人想管,也不知道该如何管起,唯独工局,名字听起來与工部有些类似,但执行的日常任务,却又是造炮、造枪和诸多涉及到淮扬根本的东西,事关过于重大,轻易也沒人敢插手,所以这六个部门,归于枢密院之下,再好不过。
但是朱重九接下來关于枢密院人事的的任命,却令所有人大吃一惊,“枢密院不设知事,左副知事由总参谋长兼任,右副知事由兵局主事兼任,从即日起,刘伯温出任总参谋长,刘子云兼任左副知事,其他各职位,由枢密院下各局主事,及各军团都指挥使举荐,经左右副知事考核
331
后,再由本总管亲自任命。”
(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