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一章 旱地祸福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一章 旱地祸福兮 (第2/3页)

了,再加上内乱和武装冲突,以及像是吹气球一样高速增长的人口,使得尼日尔的经济越来越差,本世纪甚至在开倒车,最后变成了全球最落后的国家之一了)。

    从1984年开始,尼日尔政府就开始一面向世界祈求帮助,一面发动人民进行自救,组织群众在有水源的地区开渠引水,开挖水井,充分利用地下水和地表水进行灌溉,而这个时候他们大力发展旱季作物,因为旱地作物耗水量肯定是要比水稻等作物要低得多的。

    而在这一过程中,当时还算是不错的尼日尔政府提供了差不多3.5亿西非法郎的资金扶持,然后利用美国人提供的优质种子,将大部分不适合种水稻的地方种上了旱地植物,而政府为了鼓励生产,还大幅度的调低了税收,农业税下降到了10%,农民只需要缴纳一年收成的1/10的粮食给政府,就能够免费的从政府那边获得最优质的种子(免费哦亲!)

    不仅如此,政府还会将富余劳动力组织起来,到那些有条件进行种植的荒地进行开垦,开垦之后的收获全部归个人所有,政府还无偿的提供粮食、种子、农具甚至是资金,帮助他们去发展。

    经过这一系列的政策刺激之后,老百姓们的积极性非常高,到处都是开垦的荒地,到处都是旱地,到处都种满了粮食。

    尼日尔的粮食紧缺情况因此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因为扩大了旱地的种植面积,所以尼日尔的农业粮食产量增加了10余万吨,等于是多出来了足够百万人食用的粮食了,他们一度成为西非干旱国家里面的粮食净出口国。

    不过,有一句话叫做乐极生悲!

    旱地开垦的多了,粮食虽然产量收获增加了,但是却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水土流失严重。

    尼日尔上世纪的时候面临的土地沙漠化情况应该来说远没有现在这么严重,当时的雨季的时间还很长,地面水和地下水都十分的丰富,加上国家的人口较少,1965年的时候尼日尔只有365万人,所以粮食需求不大,各地的荒地很多。

    所谓的荒地其实就是长了很多植物,什么草本植物,小型灌木、多肉类植物和大型乔木和灌木丛等等植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