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就是不卖 (第2/3页)
卡森伯格听到对方的报价,心里就开始快盘算,因为《终结者》系列,卡梅隆在日本有着非常高的人气,估计这也是东宝国际提前看中《泰坦尼克号》的原因之一,另外,《泰坦尼克号》的高预算以及当前风评两极分化的状况,也是日本人出手的主要原因,对方明显是要赌一把,并且判定萤火虫很可能会接受这份‘赌约’。
25oo万美元肯定只是初步报价,日本人的心理价位应该在oo万美元左右。因为是买断日本方面的全面行权,那么,按照oo万的预期价格,日本人对于本土票房的预期应该在6ooo万美元左右,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后期完全收回成本并实现盈利。
6ooo万美元的日本票房,虽然无法达到当初《侏罗纪公园》1.2亿美元的高度,但绝对过好莱坞大制作电影在日本的平均票房数值了。
而且,对于好莱坞行公司来说,按照35%的海外分成比例,想要在日本收回oo万美元票房,却需要大概1亿美元的日本票房,当然,这一点并没有算进日本方面的录像带等收益,但这海外市场的周边版权运营周期,甚至比美国本土都还要漫长,如果计算时间成本,一次性将全部日本行权卖出,还是非常划算的。
快理清思路,卡森伯格道:“艾瑞克,我觉得,或许可以考虑一下,我们最终应该能谈到oo万美元左右。”
“不,”短暂的沉默后,艾瑞克便摇头,道:“不卖,大家,如果有其他方面接触,想要买断《泰坦尼克号》行权的话,一律拒绝。”
见众人一脸疑惑不解的目光,艾瑞克摊摊手,很光棍地说道:“就这样,或许你们想要解释,但我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就是不卖。既然已经到了这一地步,无论输赢,大家都轰轰烈烈一场吧。”
其他几位高管都有些愣,一直沉默不语的卡梅隆表情略显激动,卡森伯格则苦笑着摇了摇头,难得看到艾瑞克如此孩子气般任性的一面,到底还是年轻人啊。
不过,确实,既然已经到了现在这种地步,想要依靠提前贩售行权收回成本,根本就不可能,反而只会引来一些趁火打劫的家伙,以及在这种行为下媒体的进一步看衰。
那么,无论结局如何,都轰轰烈烈一场吧。
反正,萤火虫集团也足以承担这种失败,这次失败也可以按照计划,对公司略显激进的制片策略进行改革,到时候,相比艾瑞克也不会再反对了。
……
……
艾瑞克只记得前世《泰坦尼克号》上映之后的无限风光,对于这部影片在上映之前的遭遇,大致也只停留在卡梅隆的坎坷制作阶段,那还是媒体报道的结果,至于《泰坦尼克号》上映之前的口碑,艾瑞克就不甚了解了。
因此,此时看着影片在欧洲和北美同时出现两极分化的口碑,他也不免忐忑起来。
艾瑞克记忆中有着很多口碑两极分化的电影,这种类型的电影往往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以、漫画等原创作品改编的粉丝型电影,而且,类似影片的票房基本上都有着在电影公司的强力宣传下,前期票房高企但后劲严重不足的特点。
《泰坦尼克号》无论如何都绝对算不上粉丝型电影,那么,在当前的两极分化口碑下,前景就更加难于预料。
毕竟,粉丝型电影还可以凭借原作积累的人气,在开画前几周收获大笔票房,即使后劲不足,总票房往往也不会太差劲。但《泰坦尼克号》却没有了这种优势,它在上映前几周不可能出现拿到类似粉丝型电影的高票房,一旦后期的口碑依旧两极分化,那么后劲不足的情况下,累计票房绝对要比粉丝型电影惨淡很多。
第二天,彼得·里奇将影片展映场次那几十位普通影迷观众的调查问卷送到艾瑞克面前,这些调查问卷中,大部分观众都对《泰坦尼克号》给与了积极的评价,但也有少量观众抱怨影片过于漫长前期铺垫略显臃肿等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