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
第十五章 淘汰 (第1/3页)
“皇上,一共是一千九百五十人,”
高文彩拿着花名册,仔细核对了两遍,指着面前黑压压的锦衣卫太监对崇祯道。
崇祯眉头一皱,这个人数已经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期,如果没有其他收入,单靠成祖显灵,恐怕很难一下子养活这么多人。
“把识字的挑出来,可以当做文官培养。”
又是一番忙碌,陆陆续续从人群中挑出几十个人,崇祯望着这些人,脸上露出欣慰表情,这个时代识字率极为低下,不到百分之一,能在这一千多人中挑出几十个识字的来,算是很不错了。
兵不在多,而在于精。
况且自己现在培养的是火种,是精华,人数多了,势必会影响队伍的质量。
崇祯将高文彩叫到自己面前,朝他低声耳语了几句,高文彩转身朝众人大声喊道:
”所有人都听着!围绕皇宫城墙跑一圈,然后在金水桥汇合!跑完的就可以领成祖爷的金子,当皇上的亲兵!”
这个时代的紫禁城城墙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53米,这还是直线距离,跑一圈下来至少三千米,够难为这些缺乏锻炼的锦衣卫太监们了。
话刚落音,众人愣了片刻,
一千八百人的队伍站在崇祯面前。
崇祯下令将队伍分成十连,每连一百八十人,设连长一名。每连又分成六个排,每排三十人,设排下面是班,每六个人一个班。
当然这样的建制都只是暂时的,以后随着近卫营变动还会做出相应调整。
“所有人听命!沿乾清宫跑步!”
每列人数崇祯捡起地上那把炸膛的鲁密铳,放在手中仔细端详了很久,枪管是用劣质钢铁制成,有几处焊接的地方还有些许缝隙。
这样劣质火枪竟然能流通到神机营,这大大出乎崇祯意料,按照明朝匠户制度,凡是工匠制造的器物都必须要在上面署上自己名字。
这项制度在明朝初期中期执行的颇为彻底有力,大到城郭箭楼,小到然而到了明末,法纪荒驰。
“神机营卖给朕的铳质量太过低劣,还是自己制造的好。”
崇祯对站在一旁的王承恩道。
“大伴,毕孟侯现在何处?”
王承恩眉头紧皱,作为司礼监秉笔太监,他当然认识毕懋康明末大鼠疫究竟有多么可怕,到现在崇祯也没搞明白,崇祯不是生物学家,他只知道京城人谈鼠色变,东城一些人家在鼠疫中死绝。
此时此刻,广东的大雪不知停了否,太湖的积冰不知溶解了否,现在唯一能够确认的是,全国各地儒生们正在坚持不懈的上书建言:
国之将亡,必有乱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