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使者 (第2/3页)
,出了崇文门,往山海关方向而去,这里的兵是指新近招纳的流民。
这些流民来自北直隶各地,大都是些穷苦农民,也有些倾家荡产的漕兵工匠,对他们来说,解决温饱就是生命的所有意义。所以待在哪里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样的,无论是在京师还是在山海关,无论是打建奴还是打流贼,也怕是掉过头来打朱由检,他们也毫不犹豫,谁给他们饭吃,他们就听谁的,所谓有奶便是娘说得就是这种人。
朱由检承诺增援山海关的军队,就是这拨人,虽然很烂,但总比没有强。
而且,朱由检派他们前去的目的倒不是为了增援山海关,关宁铁骑也看不起这些流民。
崇祯皇帝的目的非常简单,他就是想要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知道,大明还是他朱家的大明,他朱由检现在还能搞到银子,搞到粮食,兵源也不是问题!
午时初刻,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与镇抚司副千户王鑫沛率领一千明军,押送着赏赐给吴三桂的粮食钱财,在崇祯皇帝朱由检那复杂的眼神中,走出崇文门,浩浩荡荡朝北走去。
朱由检带看了一会儿,仿佛看到了他那一万银子如同肉包子打狗,再也不能回来。
皇帝陛下偷偷抹了把眼泪,在心中祭奠完一万两白花花的银子,转身望向金水桥前三千多名中卫军。
从辰时初刻到现在,这支大明最精锐的军队已经在广场上练了两个时辰。
持枪,瞄准,扣动扳机。
这三个看似简单的射击动作被训导官拆分成十几个小动作,士兵们不断重复联系,教导官三令五申,所有动作必须整齐划一,有人做错的话,教导官就会上前训斥,第二次做错,就要挨一鞭子。
成千上万次的残酷训练,让士兵们对训导官指挥口令变得异常灵敏。实际上,只要沈炼一挥手,或是吹一下口哨,士兵们便能根据意义,做出不同战术动作。
虽是暮春时节,天气尚冷,两个小时的高强度然而很多人背上,脖子上已经出了层细密汗珠。
沈炼下令让众人暂时休息,将身上汗水擦去,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士兵们患上伤寒,中卫军虽然强悍,但士兵们都是血肉之躯,着凉了依然会得病,病重了一样会死。
崇祯皇帝曾经三令五申,要把士兵们看成人,这便是所谓的人性。
朱由检看了很久,在他眼中,这支军队军容严整,令行禁止,完全符合强军风范。
休息间隙,朱由检来到沈炼旁边,沈千户见到崇祯皇帝过来,立即跪倒行礼,三千二百名中卫军也立即跪倒,山呼万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