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仙女买地 (第2/3页)
的跑进茶楼:“哎呦,李大人,您可真是让在下好找啊”
李大人?这是叫我呢?随即李硕恍然明了,自己如今的身份已不再是洛阳别驾了,而是正四品的文官。这才对着来人报了抱拳。
看那人身着官服,李硕也不怠慢,问道:“不知道大人找我何事?”
来人急忙拱手道:“下官是户部巡官刘文,来给您划分田地的。”
虽然一百亩地不算多,但那也要分是谁的,李硕如今的名头虽然不大,但是这些长安官场上的人可是都知道。
半年未到连升四级,年岁不过二十便已是正四品官职,虽没有实权,却与国公府私交甚好。这种人可不是他一个小小的户部巡官能比的。
阶级制度害死人啊,让一个四五十的老头在自己面前鞠躬施礼,怎么看怎么别扭。李硕不自然的摆摆手,示意他带路。
一听要去分地,萧白衣顿时来了精神,反正客栈这会儿也回不去。倒不如一起去看看李硕的地在哪儿。
一行人先是出了长安城,又坐上萧白衣的马车,由刘文在前面骑着马领路。兜兜转转的走了一个时辰。
这是封地?这特么是发配吧?从刘文的口中得知,这里是陵水县,也就是长安郊区……李硕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这以后种个地还要先跑一个时辰才行?
倒不是这个刘文故意整他,而是唐朝的制度就是这么分配的,由官职的高低来分配所属土地的多少,同样也决定了地方,就像牛进达家的地,就在城外,走个盏茶时间就到了。
“李大人,到了。”刘文敲了敲车窗。
一望无垠的土地,走在相间的小路上,李硕顿感心情舒畅。这里哪是长安,这分明是郊区。
官大一级压死人的真理,此刻得到了深刻的认识。
正值秋收的季节,田边许多的佃户正在收割着庄家,关中地区,多是以面食为主,所以大多数种的都是小麦或是大豆。
李硕走了一圈看下来后,问道:“怎么没人种玉米?”
刘文疑惑的看着李硕:“玉米?那是什么?”
忘了…唐朝时期还没有玉米呢,直到后来元明时期,玉米才从西方流传到中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