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物尽其用 (第2/3页)
眼里,皇帝也好高官也好,都不如一顿饱饭一件棉衣来得实际,谁对他们好,他们就尊敬谁。
一间棉棚的角落里,一名六十多岁的老妪正抱着一个两三岁的幼童,哼着家乡的小调哄他入睡。
只是幼童显然并没有睡意,而是睁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含糊不清的说道:“祖母,为何娘亲这么久了都不来看小宝?”
老妪面色一滞,神色中露出一丝痛苦,强笑道:“娘亲去给小宝买糖人了,会几天就会回来了。”
说话间,李硕已经走到了近前,听着一老一少的对话,神情变得有些落寞。
国兴,百姓苦。国败,百姓苦。
千百前来,无论是多么强盛的帝国,到最后……苦的还是这些在最底层挣扎的百姓,哪怕他们要求很少,可还是会被这种天灾人祸无情的剥夺生命。
得知李硕来了,许敬宗急忙扔下了手里的伙计,小跑着来到李硕跟前:“下官见过大人,这么冷的天,大人怎么来这儿了。”
李硕假意生气道:“如今寒冬已至,本官心系难民,就不能来看看了?”
许敬宗急忙赔笑:“大人说的是,这些日子以来,有了大人抛砖引玉,那些商家都上赶着往咱们这边送粮食。更有甚者连商号的旗子都打起来了。若不是大人实现有吩咐,下官定将这些人赶出去。”
无论哪个时代,都是聪明人的天下,这些商人举一反三的本事,到什么时候都抹灭不了。
李硕笑道:“人家又是送钱又是送粮的,总要得到些回报的。”
接着李硕话锋一转:“你说这些难民应该怎样归置才好?”
城外的难民营已经一个多月了,就算长安有足够的粮食养活他们,也不能放任他们就这么带在城外。若是年后那些上贡的外邦使节来了,见到这一幕。李世民怕是会脸羞羞的。
听到李硕的询问,许敬宗一愣,归置难民这种事,向来都是尚书台中书省的事情,与他这个芝麻小官有何关系。
想到这里,许敬宗神色一喜,眼神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这是李硕有意在提拔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