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作品的高度 (第2/3页)
术中的核心,康轴根本是接触不到的。也不可能靠自己去研发提炼——当年老师没教过。这不是玩笑,后世学油画的,老师也不会教你怎么去制作油画颜料。
近现代工业的发展所提供的便利,让很多艺术种类彻底脱离了“匠”的范畴,艺术家不再像以前那样要耗费大量的精力时间去学习研究制造创作原料,而是把精力集中在对作品表现形式的探索和思想层面的挖掘上。创作工具的生产归于工业,艺术家只负责创作工具的运用。就像管状油画颜料的发明便为梵高“厚涂法”技巧的诞生提供了客观条件,如果当时没有出现这个生产技术,也许就没有了梵高的《星月夜》和《向日葵》这些作品的问世。所以后世的油画家穿越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话,他要考虑的根本就不是自己的画作能否在那个年代扬名立万,因为他在市面上完全买不到作画的工具。这些都是靠作者手制的,他必须要到当时的画师名下的作坊里学徒,学习颜料的制作。不会制造创作工具,是没有资格使用创作工具的。疑是穿越者的达芬奇对颜料的制作就很蹩脚,他用自己新研发的材料创作《最后的晚餐》,结果颜料质量性能不过关,在他本人还活着的时候就开始了大面积剥落,对这幅作品的修修补补贯穿他余生乃至到了令他绝望的地步。
康轴知道自己的短板,当然考虑过如何扬长避短。他索性不上釉,全部都是素胎,只是在烧制前用墨和朱砂润色一下。在技术材料不足的前提下,配色越少越容易操作。因为杂质过滤的很干净,烧出来的陶胎颜色是很浅的,是很淡的接近于白的米黄色。而红黑白三色几乎是百搭的,比如小件的孩童陶雕,眼睛头发用墨涂黑,大红的朱砂用于肚兜、嘴唇和扎丫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