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一卷 大学生涯_第十七章 金陵美食多 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卷 大学生涯_第十七章 金陵美食多 一 (第2/3页)

之后的毕业季,三兄弟就要分手了,有了事做,三个混子还可以继续在一起,即使老大或鱼头回老家发展,这里还有个牵绊在维系,需要经常回来,这就够了……

    ***************

    不转不知道,一转吓一跳!金陵的美食小吃真是超级多多!

    最多的莫过于夫子庙秦淮河一带,俗话秦淮有八绝。八绝是指金陵八种最有秦淮风味的特色小吃。

    在夫子庙前二三十年的历史上,有七家点心店制作的八套小吃,工艺精细,造型美观、选料考究、风味独特。金陵风味小吃研究会在1987年正式命名这八套秦淮风味名点小吃为“秦淮八绝”。

    “秦淮八绝”的八套小吃品种为:

    第一绝,永和园的黄桥烧饼和开洋干丝;第二绝,蒋有记的牛肉汤和牛肉锅贴;第三绝,六凤居的豆腐涝和葱油饼;第四绝,奇芳阁的鸭油酥烧饼和什锦菜包;第五绝,奇芳阁的麻油素干丝和鸡丝浇面;第六绝,莲湖糕团店的桂花夹心小元宵和五色小糕;第七绝,瞻园面馆熏鱼银丝面和薄皮包饺;第八绝就是魁光阁的五香豆和五香蛋。

    取名秦淮八绝,自然来自秦淮八艳的传承。

    “秦淮八艳”指的是明末清初金陵秦淮河上的8个南曲名妓。十里秦淮是南京繁华所在,一水相隔河两岸,分别是南方地区会试的总考场江南贡院(即今中国科举博物馆),另一畔则是南部教坊名伎聚集之地著名的有旧院、珠市。

    八艳的说法最先见于余怀的《板桥杂记》,这家伙与八艳同时代,经常混迹于秦淮河畔,在这本杂记里分别写了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六人。后人又加入柳如是、陈圆圆而称为秦淮八艳。

    非常有意思的是,八艳之中,董小宛容颜不算最美,弹曲不算最精,诗书不算最佳,结局也不算最好。但若论起厨艺,连开私厨的顾横波都要自叹不如。

    董小宛是厨神,她做的糖,就叫“董糖”。董糖常在过年吃,包装很朴素,甜得有点发腻,只有江浙人吃得消。吃的时候有种说不出的鬼鬼祟祟,大概是因为太酥,吃的时候要小心,因为会有数不清的白屑屑落下来,弄脏了过年穿的新衣服。

    现在,也不光是夫子庙,美食小吃金陵遍地都是。就拿面条来说吧,光面店据说就有一万多家,不亚于兰州、西安等这几个传统面食的大城市。

    北京炸酱面、山西刀削面、武汉热干面、河南烩面、兰州拉面、杭州片儿川、昆山奥灶面、镇江锅盖面、四川担担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