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冬钓 (第2/3页)
简单的钓鱼竿。这份手艺,她并不陌生,因为前世里家里也是很穷的,爸爸为了给她们姐妹加餐,每年都会亲手制作这样的钓鱼竿亲自去河边钓些鱼儿给她们加荤。
而她,也生了一双与爸爸一样的巧手,制作钓竿的技艺早就很娴熟了。
鱼钩,鱼竿,钓鱼线,都有了。现在,就差锡坨和浮漂了。锡坨,是为了让鱼钩可以沉浸水里,浮漂则是为了便于在鱼上钩时给钓鱼者以提示。二者,缺一不可。
可是,这个时候顾采荞是没办法弄到锡坨和浮漂的,就只能想办法用东西代替。这山间小河里,怕是没什么大鱼,两寸长的小鲫鱼怕就是稀罕的了。所以,权衡了一下,她就在山间捡了一个形状比较适合栓吊的石子儿当做锡坨,再用一根麦秆掐出来一截当做浮漂。
又是半个时辰过去,钓鱼竿的制作终于完成了。
一手拿着木桶之类的东西,一手拎着钓鱼竿,步履轻快的朝着小河边走去。
“鱼儿们,我来了,可记得给姐姐点儿面子啊。”
一边走,顾采荞的脑子里一边搜索这关于自己所在这个村子的信息。可是脑子里的东西却不多,只知道这个村子叫做青南村,归青河县管,他们家门口望向对面的那座山叫做青苗山,背后的叫做雷公岭,前者巍峨却不艰险,而后者却是十分凶险陡峭。
旁边还有一个缓坡,缓坡上面是许多的好地,那个地方叫做崔家坟。
青苗山看着离得近,实则要途径一长条蜿蜒曲折的田间小道,然后跨过一条小河流,再走上一里多的山间小路,才能到达山脚。由于地势缓和,青苗山上开出了许许多多的土地来,也有很多荒地静静的等待着青南村勤劳的人们去开垦。
顾采荞现在根本没空去想很远,只不过走着路无聊,理一理思路罢了。眼看着小河流已在脚下,她收回了思绪,蹲了下来。
麻利的将土陶罐打开,从里面抖弄出来一条粉色蛐蟮,指甲一掐,利索的将其分成两截,一截丢回陶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