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写《论妒忌》 (第2/3页)
培根认为:无德者必会嫉妒有道德的人。因为人的心灵如若不能从自身的优点中取得养料。就必定要找别人的缺点作为养料。
而嫉妒者往往是自己既没有优点,又看不到别人的优点的,因此他只能用败坏别人幸福的办法来安慰自己。当一个人自身缺乏某种美德的时候,他就一定贬低别人的这种美德。以求实现两者的平衡。
至于哪些人容易招来妒忌,弗兰西斯?培根则认为:一个后起之秀是招人嫉妒的,尤其要受那些贵族元老的嫉妒,因为他们之间的距离改变了。别人的上升足以造成一种错觉,使人觉得自己仿佛被降低了。
也正是因为弗兰西斯?培根对“嫉妒”的独特见解和全面分析。导致了这篇文章成为百年经典之作的原因。
所以,凯文有理由相信,这样的一篇精彩的散文发表在这个平行世界里自然是受到好评的。
于是,凯文便开始利用脑海中的文学记忆,然后快速的敲打在了电脑文件档案里,然后又仔细的检查了一遍才发给了沃尔。
沃尔知道这一期的《时代周刊》后天就要出刊了,所以在接到凯文的投稿后,他便立马审阅了起来。
当他完全看完整篇《论妒忌》后,他依然还是那句熟悉的感叹:“凯文真不愧是文学天才。”
这是沃尔第一次看到在一篇文章里面把人的“妒忌”心里剖析的如此透彻,特别是这个作者还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学生。他已经深深的被这一篇文章以及写文章的人给折服了。
“或许这一篇文章确实能让凯文的得票会高一些。”
看到如此精彩全面的散文。沃尔也有了一种和凯文一样的想法了。
巴拉看到自己的得票数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凯文后,也就放心了许多了。而且此时的他也已经深深的认为这次的金牌作家非他莫属了。
于是,他不禁在脑海中幻想着,当《时代周刊》公布他这个金牌作家的消息后,英国的媒体报刊们一定会大量的进行报道,到时候他们的头条版块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