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节 美好时代 (第2/3页)
宗伯们去东宫哭诉甚至去哭高庙太庙仁庙。
&nbp;&nbp;&nbp;&nbp;天子是否还顶得住压力?
&nbp;&nbp;&nbp;&nbp;无数人冷眼旁观,心里的小算盘拨的哗啦哗啦的响。
&nbp;&nbp;&nbp;&nbp;而得到消息的商贾及其关系户们也穿梭往来,奔走游说。
&nbp;&nbp;&nbp;&nbp;虽然说,天子的盐铁官营政策,并不禁止商人也同样售卖盐铁。
&nbp;&nbp;&nbp;&nbp;但任何一个看过关中已经推行的粮食保护价政策的商人,都视盐铁官营如洪水猛兽!
&nbp;&nbp;&nbp;&nbp;关中实施的少府主导下的粮食保护价,强行将粮食的利润打到了微利甚至于薄利的地步!
&nbp;&nbp;&nbp;&nbp;实施不到两年,关中就已经有数家大户退出了他们家族传统的粮食交易与贩卖业。
&nbp;&nbp;&nbp;&nbp;更使得一大批过去寄生在这条产业链上的游侠、地痞无赖以及高利贷商人们步入失业的境地!
&nbp;&nbp;&nbp;&nbp;让关东商人们见了真真是兔死狐悲,我心凄然!
&nbp;&nbp;&nbp;&nbp;于是,渐渐的,舆论开始吹起了一股圣天子不与民争利的风潮。
&nbp;&nbp;&nbp;&nbp;虽然还只是在一个小圈子里扩散,而且主流民意也根本不认同。
&nbp;&nbp;&nbp;&nbp;本来,这种小事情,刘彻宅在宫里,根本就不会知道。
&nbp;&nbp;&nbp;&nbp;但,忠心耿耿的绣衣卫,却第一时间将这个事情报告给了刘彻。
&nbp;&nbp;&nbp;&nbp;也怪这个时代,根本没有人知道什么叫特务政治,更不知锦衣卫、克格勃的厉害。
&nbp;&nbp;&nbp;&nbp;许多人商议事情,甚至谋划谋反这样的大事,都是大大咧咧的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
&nbp;&nbp;&nbp;&nbp;像前年刘濞串联诸侯王。
&nbp;&nbp;&nbp;&nbp;别说皇帝了,就是长安城里的小孩子都知道了……
&nbp;&nbp;&nbp;&nbp;于是,这些人议论的内容,讨论的经过,乃至于什么人在什么时候鼓吹圣天子不与争利都原原本本,详细的摆在刘彻案前。
&nbp;&nbp;&nbp;&nbp;刘彻也就是随意的看了两眼,也没怎么放在心上。
&nbp;&nbp;&nbp;&nbp;不与民争利?这是神马?好吃吗?
&nbp;&nbp;&nbp;&nbp;如今汉室别说不与民争利这个儒家把持了话语权后,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衍生出来的概念,便是义利之争这样后世能打破头的理论争执的基础都不存在。
&nbp;&nbp;&nbp;&nbp;最多只能算是个道德品质的问题。
&nbp;&nbp;&nbp;&nbp;还上升不到国家意识形态的方面。
&nbp;&nbp;&nbp;&nbp;就是昭宣时期,地主士大夫阶级坐大后,打着不与争利旗号的各地贤良,都被桑弘羊一个人喷回去了。
&nbp;&nbp;&nbp;&nbp;目前的汉室,谈论利益,甚至于利益交换,都没有什么忌讳。
&nbp;&nbp;&nbp;&nbp;说客们往来穿梭,游说朝臣和权贵,也基本是战国时期那一套,先恐吓然后提出意见建议。
&nbp;&nbp;&nbp;&nbp;所以呢,刘彻知道,这股风,要是在儒家占据优势的齐鲁地区,大抵还能形成些影响,裹挟舆论,但在关中……
&nbp;&nbp;&nbp;&nbp;这里可是黄老派和法家的大本营!
&nbp;&nbp;&nbp;&nbp;黄老派虽然已经日暮西山,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传统的惯性力量,至少还会持续影响十几二十年,而新一代的关中人,却都或多或少,为法家的理论吸引。
&nbp;&nbp;&nbp;&nbp;儒家在关中的传播,可谓是任重道远。
&nbp;&nbp;&nbp;&nbp;历史上要不是小猪,他们也没可能坐大!
&nbp;&nbp;&nbp;&nbp;这是刘彻登基后一年多的直观感受。
&nbp;&nbp;&nbp;&nbp;儒家的坐大和独霸,其实只是一个偶然,而非是必然。
&nbp;&nbp;&nbp;&nbp;诸子百家里,有实力与之掰腕子,比划比划的,也不在少数。
&nbp;&nbp;&nbp;&nbp;儒家唯一的优势,就是人多势众,可以靠嗓门说话。
&nbp;&nbp;&nbp;&nbp;除此之外,真若以实际能力来做评判标准,不扯黄老派与法家,就是如今已经凋零的墨家,估计都能与儒门一战。
&nbp;&nbp;&nbp;&nbp;不过,话又说回来,儒家的适应性与进化速度,确实是诸子百家中第一名的存在。
&nbp;&nbp;&nbp;&nbp;根据绣衣卫报告以及河南郡郡守郅都的奏报。
&nbp;&nbp;&nbp;&nbp;最近半年,在雒阳一带,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儒家的派系。
&nbp;&nbp;&nbp;&nbp;这个派系糅合了一部分公羊派的理论,主张对外强硬,推崇君子报仇,别说十年,一万年都不算晚!
&nbp;&nbp;&nbp;&nbp;在华夷之辨上,他们虽然依旧是抄管仲的冷饭。
&nbp;&nbp;&nbp;&nbp;但在关于天子的定位上,却颇有些意思了。
&nbp;&nbp;&nbp;&nbp;他们是这么主张的:自古圣王治世,德被苍生,刑于四海,威加海内,今圣天子在位,代天牧狩,元元万民,皆以天子为父母,而天子受命于天,以民父母居九五之尊,履乾则坤,动合阴阳,天生神圣,是故自古圣君在位,则黎庶安康,盖圣君之治,以民为本,而桀纣在位,四海怨怼,诸侯离叛,荀子曰:天行有常,不因尧存,不因纣亡,斯是言矣。
&nbp;&nbp;&nbp;&nbp;这就颇有些朴素的君王责任论了。
&nbp;&nbp;&nbp;&nbp;也算是天人感应的一个变种吧?
&nbp;&nbp;&nbp;&nbp;只是不再企图想要将皇权关进那个由上帝、苍天编制成的纸糊的笼子里。
&nbp;&nbp;&nbp;&nbp;他们似乎打算打造一个类似天子受命于天,而天命天子牧治黎庶,所以天子有责任也有义务统御天下士民,一起奔向三代之治的美好社会的责任的木笼子。
&nbp;&nbp;&nbp;&nbp;看起来,似乎比虚无缥缈的上帝、上天更加牢固一些,也更加现实一些。
&nbp;&nbp;&nbp;&nbp;当然,这个派系也依旧保留许多儒家的陋习,像过分追求所谓的周礼啦,推崇井田制啦。
&nbp;&nbp;&nbp;&nbp;而且因为是新生的派系,人数不多,现在大概加起来也就几十号人吧,大抵相当于一个私下的儒家内部学习小组,也没什么影响力。
&nbp;&nbp;&nbp;&nbp;看样子,这个学派的许多理论和口号,都是受到了刘彻去年那几道诏书的影响。
&nbp;&nbp;&nbp;&nbp;事实证明,儒家永远不缺冒险主义者和投机分子以及聪明人。
&nbp;&nbp;&nbp;&nbp;诸子百家里,儒家永远都是变革最快,接受新事物能力最强的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