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三节 真正目的 (第3/3页)
外界展示自己绝对忠于汉室天下的决心。
所以,御史中丞封驳诏书,其实是完全合法合理的。
因为这是皇权给与他的职责,也是制度给与他的权力御史中丞,御史大夫亚长也,贰大夫,以领其属,掌诸御史,佐天子,专掌纠核。
依照制度,所有的皇帝命令,涉及到国政部分的,需要先下中丞,中丞白大夫御史大夫,大夫白丞相。
在这个过程之中,任何一个环节上的人觉得这个命令不符合社会公序良俗,有违祖宗制度,可以随时将之打回去,名义上自然是尚书郎或者拟诏的官员出现了错误。
譬如引用错了典籍啊,写错了一个字,甚至墨迹多了一点或者少了一点。
总之,打的旗号是因为尚书郎等官员的错误,为了防止陛下蒙羞,所以臣万死请再议之。
绝对没有质疑陛下的意思。
但事实上,谁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而这也是尚书郎最担心的事情。
因为他们很可能在这场君权和臣权的角力之中,被碾成渣渣。
想当年,北平文侯与太宗皇帝在黄龙改元的问题上,闹了大半年,相权和君权激烈冲突。
虽然最后,君权开挂,强行获胜。
但
十三位负责拟诏的尚书、令吏和侍中被下狱论罪。
原因是他们居然在诏书上写错了字或者引用错了典故,简直就是大不敬!
所以,当诏书被御史中丞打回来后,整个兰台都神经紧张。
君权与臣权的激烈冲突,似乎难以避免。
就在众人忐忑不安的时候。
刘彻却正在宣室殿之中,迎接一位重量级的大人物。
在汉室,儒家的祖师爷是孔子。
哪怕是最离经叛道的荀子学派,也是尊孔的。
而黄老学派的祖师爷,人所共知,一曰黄帝,二曰老子李耳。
老子李耳,在后世又成为了三清的化身,为道教的最高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