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北冥之界 三 (第2/3页)
一起,称为禁咒。有时和符一起出现,称做符咒,道士在施行咒术时又往往借助某些中介物,如咒水、咒枣等,这些施过咒术的水、枣也有咒术的效力。
道门中对咒术的效力有极高的肯定,咒鬼经中有记载:吾含天地?咒毒杀鬼方,咒金金自销,咒木木自折,咒水水自竭,咒火火自灭,咒山山自崩,咒石石自裂,咒神神自缚,咒鬼鬼自杀,咒祷祷自断,咒痈痈自决,咒毒毒自散,咒诅诅自灭。
道士认为有法力强大的尊神,不断把秘藏在天上的咒语传授下来,念动咒语即有几万乃至几百万的天兵天将应召来服役。因此,咒语在道法中越出越多,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咒语在道教中运用广泛:道法凡结坛有净坛咒、镇坛咒;登坛先有卫灵咒;画符有书符咒;步罡有步罡咒;诵经先念开经玄蕴咒;至於召将咒则和道书记载的天将神吏一样多;杀鬼制魔、捉妖,也都有相应的咒。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咒就没有道教的法术。同时,咒语已渗透到道士日常生活的每一环节,融化进他们的人格中去。道士净手、吃饭、沐浴、理发等都要诵咒。不仅正一派擅于诵咒,全真道授戒也有相应的咒语。
咒术不是道教特有的现象,佛教等其他宗教也使用咒语,特别是密宗更以诵咒,咒语起源於原始宗教对语言魔力的崇拜,后来成为巫术的核心部件。道教吸纳了巫术咒术的精华并加以发展,从而形成了道教咒语自己的特点!
道教咒语的这种结构首先表明它是托於神授、从而也是有神效的。称太上尊者、称神霄玉清真王,称天师,都是直接说出尊神的名号,来召役神将、镇压妖邪。对於比较低级、专供法师役使的神灵,则是直呼其名,以示自己有控制他们的能力。
因此道教咒语的施行,与其整个神仙谱系是紧密相联的,其中表现了修士的信仰,也反映了修士对信仰的方式。不过称引神名,并不是道咒特有的现象,甚至不是咒语特有的现象。那是对神强烈的信赖敬仰的表现!
所以道咒中的称引神名,表明的是许多宗教**通的对神灵的信仰、依赖,只不过各自的神有不同的面貌罢了。其更能表达道咒本身特色的还是下一方面:它表明咒语是对祈使对象的命令,而如律令,既是催促,又是强调其命令必须执行,不执行,则依律惩罚。
咒语的内容都直言不讳地讲清命令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功利性,这是道教咒语具备的特色。一般说来,对待宗教的态度,以祈求解决眼前的困难为主导,求得平安便算有福。
那种对神灵的虔诚皈依,是有相当差距的,据说夜行时念它可以辟邪。但其辞实际上是对夜神的尊敬。佛教的重要咒语大悲咒,共有八十四句,句句皆表示对观世音的皈依礼敬之意,八十三句系称呼菩萨名。这部咒语,佛教徒认为其威力极大,使用也很广泛,大悲心咒中详细记载有用它治病、催产、解蛊毒、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