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六道轮回 第658章 三才之奇门 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58章 三才之奇门 三 (第2/3页)

物有所关联,是相对、相关的存在。

    社会、人生也没有固定的活动,而是有什么条件就有什么变化。它是随着条件的变化,而逐渐地展开的。

    其次,实践上的无我与空,可分为无所得、无挂碍两方面来说。无所得即无执着。我们对我、我所(自己与自己的所有物)有所执着,就认为它是固定常存的,又希望它是固定不变的。而所谓无所得,即没有我执与我所执,就是无我、空。无挂碍即无碍,也就是无障碍、封滞,而能自由自在地活动。

    此即指无所得无执着地进展完成的状态。无执着则能如法而自由自在活动。孔子所说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就是无碍自在的无我与空。佛教的理想,在于完成人格,得到日常生活中一切的无碍自在。说佛游戏三界,也就是指这种境界。

    无我与空,是使自己处在空的状态,因此,其中也就不会有以自己为中心的贪欲,不会乱吓唬人、嫌恶人、谄媚人、对人摆架子,也不会轻蔑、怨恨、嫉妒或羡慕别人。时常会站在他人的立场、全体的立场正确地考虑后才行动,也不会骚扰旁人。同时,对人与动物都怀有慈悲怜愍的心。没有自他的对立,就能扩大的包容别人。无我,终究成了大我。

    以上是对无我与空的考察,但理论上,无我是正确、如实地看社会与人生,这可说是缘起与诸法实相的同义语。实践的无我,是指达到最完美、最充实的人生活动。理论上的无我与空,是实践无我与空的基础。<>佛教最后的目的,就是体验实践的无我与空。上所说的五蕴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空,就是意指理论上、实践上的空与无我。

    涅槃意指吹灭或吹灭的状态。涅槃即是吹灭烦恼之火。原始经典曾将涅槃的定义说明如下:所有的贪欲灭尽、嗔恚灭尽、愚痴灭尽,此即称为涅槃。所谓涅槃寂静,即是达到无苦安稳的理想境地。

    对于涅槃的含意,长期以来,有种种争论。譬如涅槃可说成灭,也可指佛陀肉体的死灭。说佛死为入灭,谈入灭的经典,而关于入灭的涅槃像、涅槃图、涅槃会,这些涅槃语都与佛的逝世有关。但这灭是般涅槃,也是圆寂的略称,也就是指完全的涅槃,即无余涅槃。

    部派佛教,将涅槃分为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两种。有余涅槃是说虽然断绝一切烦恼且超脱生死,但过去业的果报(即肉体)仍做为余依而残存下来。因此,还不可说是完全涅槃。另一方面,无余涅槃是断绝了一切烦恼,也断绝了余依的肉体,亦即完全的涅槃,如佛的入灭。般涅槃是完全涅槃。而有余、无余的思想是受到了耆那教等外教的影响,也加入了存在论的见解,这是佛教本来所没有的。

    大乘佛教,前面的二种涅槃又加入了自性清净涅槃与无住处涅槃,成为四种涅槃。心性即佛性,本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