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奇遇 (第2/3页)
先占领云水县城,继而攻占周边各县乃至九江及鄱阳湖地区,年底前争取控制南昌以北地区。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后来的一系列变故,让欧阳剑的征战之路变得十分艰难。对此让欧阳剑清醒的认识到,仅仅了解历史的走向是远远不够的,即便能把握历史的主干不偏离,可是枝蔓不是他能左右的。
客轮从武汉出发,一路千帆竟过航速轻松快捷。客轮的机器声不再拼命喧嚣,烟筒冒出的烟雾也变得稀薄淡漠。轻松之旅,欧阳剑很惬意。在餐厅用完午饭,欧阳剑和陶勇来到甲板上散步,那名盯梢的男人距离大约20米窥视。“陶勇不要看盯梢之人,要装作若无其事,免得让对方看出来。”见陶勇有意无意偷偷瞧盯梢人,欧阳剑低声嘱咐。
经过一年多成长,陶勇的身高串了一大截,几乎与欧阳剑比肩,只是身材略显单薄。陶勇虚岁18了,已经成为壮小伙。欧阳剑决定再带他一年,把他下放到部队接受锻炼,成长需要战火的考验。突然旁边传来一股难闻的汗气味,欧阳剑扭头一瞧,一位高大肥胖的洋人,大概是难耐炎热的天气,穿着一件白色衬衫,手里拿着一把折伞使劲儿扇乎。
折伞扇乎的风正好是冲这个方向,欧阳剑有些厌恶的准备离开。无意间和洋人的目光对在一起,“先生对不起,这里的天气太热了!”肥胖的洋人使用英语表达歉意。欧阳剑停止移动的脚步道:“不必客气,不过先生的英语发音不太标准!”欧阳剑一口流利的、标准的英文脱口而出。洋人闻听眼睛一亮的道“在民国能听到如此标准的伦敦口音让我吃惊,先生说的对,不过我是德国人不是英国人!”
闻听对方是德国人欧阳剑兴趣大增道:“先生,我是南昌来的商人,看得出先生也是一位经商之人!”“是的,我是一位军火商。目前民国动战火不断,武器买卖很好做,可是这次武汉之行没有达到目的。”德国商人不会绕弯直来直去。“实不相瞒我对武器买卖很感兴趣,如果先生方便请到我的舱室细谈如何?”欧阳剑也直言不讳。世上的商人都是为了逐利,他们的天性是不会放过任何发财的机会。双方彼此通报姓名,洋人的名字叫赫尔曼,欧阳剑自称自己叫陈某。
进入船舱,双方坐下来直奔主体,而且谈得很投机,尤其是赫尔曼对于欧阳剑专业的知识深感惊奇,感觉遇到一位行家里手。通过赫尔曼的口述得知,他这次武汉之行是恰谈一笔子弹交易。事先他与桂系某部谈妥了一笔5万发毛瑟步枪子弹的交易,桂系某部装备的是毛瑟步枪。可是事与愿违,当赫尔曼兴匆匆赶到武汉恰谈时,怪他运气不好。战端开启,桂军某部匆忙撤离武汉买卖告吹。
欧阳剑对于三十年代的德国可以说了如指掌,一战后德国受巴黎条约限制,国内武器生产受到制衡。德国人迫切需要积累财富,试图东山再起。因此德国政府鼓励商人利用各种手段推销军火生意,因为军火生意是最赚钱的。可以这样认为,德国的军火在民国收获颇丰,并为德国再次雄起起到了推动作用。
欧阳剑望着口若悬河的赫尔曼,卖力的推销军火的表情,心里有了主意。根据史料记载,35年德**事顾问,向国民政府提议设置狙击手编制,当时国民政府从德国购买了120支配有光学瞄准镜的重枪管式猎枪。而这种重枪管猎枪是德国1924年开始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