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六章:睚眦 (第2/3页)
。
礼部尚书一来见此座次自然也不敢越过长宁,只能做到长宁对侧的位置上。
后续的官员也是如此,这样坐下来,倒是大堂前头的主坐空了,所有人多面对面坐着了。
众人局促,但不得不说这样一坐,到将长宁的威势降到最小。
“众位大人,咱们闲话少叙,此来,是想听听各位大人关于议和的看法。”长宁先开口。
她很清楚,在这里她官位虽然不是最高,但出身尊贵,她不开口,自没人敢先她发声。
重臣面面相觑。
细心的人都发现,不论是座次,还是刚才那番话,大公主这都是在放下身段,和他们商量事情。
这倒不似长宁此前那雷厉风行,乾纲独断的态度了。
虽然在坐如礼部尚书等人都是反对长宁当这个四品官的头一个,但长宁非但没有借故追究,还表态愿意坐下来和他们好好商议事情。
礼部尚书不由想起长宁昨日那场喝骂。
难道当真是他们错了。
他们不该只想着要求陛下恪守礼教,而是……该为陛下想办法解决问题。
是的。
若陛下有别的办法,又岂会舍得女儿抛头露面。
礼部尚书与一侧的侍郎面面相觑,发现侍郎好像也是这么想的。
长宁坐在上首看向他们,少女目光澄澈,像初秋晨露洗刷过的叶子,脉络清晰,干净。
“全凭殿下做主。”礼部站起来,诚挚说了一句。
侍郎也跟着站起来:“是,此番还是那突厥人提出的议和,他们的条件臣等还不知晓故此尚无什么意见。”
长宁看向余下几位大人,同样点头。
女孩眉头微皱。
“突厥人没有条件,那我们呢?”
众臣面面相觑。
“殿下有所不知,”鸿胪寺卿站起来,笑呵呵道:“连年都是突厥人犯境扰边,我大楚一贯仁义,何尝有吞并邻国之野心,所以这条件,只要在突厥人的要求之上稍加更改,也就是了。”
长宁站起来。
群臣也赶忙跟着站起来,因不知她是怎么想的,心里都是捏了一把汗。
“我大楚明明打了胜仗,为何不敢提要求?”长宁声里三分恼火,七分失望。
难怪突厥人敢屡屡犯境。
大楚朝堂中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