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一章:附议 (第2/3页)
康尚书一宿没睡也没摸到头绪,只能在早朝前赶到赶到秦府。
“老大人,您得给我拿个主意啊。”
自从柳家一案卷宗被焚后,刑部尚书康子明就与秦家同仇敌忾,现在遇到问题,自然找秦太傅寻求帮助。
“您看看这事太大,人人都在推脱生怕沾染上不肯上前啊。”
秦太傅拉着他一道上了入宫的马车,劝道:“老友不必心急,这件事既然是大公主提出的,你稍后早朝就向陛下请旨,交给大公主审理就是。”
康尚书抿嘴,显得十分犹豫。
“大公主毕竟女流之辈,若她来审理,只怕会落天下人口舌。”
他们这些老臣子,还是迈不过男女这个坎儿。
秦太傅微哼一声,目光幽邃,遥望远处稀疏的晨光。
“老友啊,咱们已经晚了一步,难道还要再晚一步?”秦太傅意味深长地看着康尚书,“大日将出,你我要是再不站队,只怕下场不会比郑勤辉好多少。”
康尚书浑身一个激灵,端端正正冲秦太傅拱手。
“好险,好险,多谢老太傅提醒。”
秦太傅点点头,也是长出口气。
当日早朝,康尚书力荐大公主负责主理此案。
朝臣们面面相觑,已经找到了些许风向。
郑安侯下了大牢,蒋尚书也被抓入刑部候审,三皇子则称病没来上朝,只差盖棺定论的一套罪证,便能将郑家连根拔起。
康大人这是在追着上大公主的船啊。
“臣附议。”秦太傅第一个站出来,没有高谈阔论,更没有什么理由,只有一声附议。
秦公允尾随,“臣附议。”
鸿胪寺卿和钦天监都是早就表态过的,立刻跟上:“臣等附议。”
就连徐节也站出来,只是他出列时被埋在了一丛反应快的大臣当中,红红绿绿地朝服齐齐拜倒:“臣等附议。”
皇帝看了底下一眼,目光欣慰且深邃。
不知为何,他的目光落在了已经封王的二皇子身上。
“承丰。”
第一次在朝堂上被点名,二皇子吓得连话都说不利索:“父……父皇。”
“你是朕第一个封王的儿子,又是朕的长子,你怎么说?”
皇帝这一问却是叫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