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八章:出征 (第3/3页)
不过长宁也没有明着拒绝。
“公公说笑了,您是父皇身边的老人,还需您多提点长宁和两位皇兄才是。”
福安一怔,随即颔首:“殿下客气,福安不过是个奴才,提醒诸位殿下都是应该的。”
长宁点头,跨步走向大殿。
福安这边掂了掂袖子,浑浊的眼珠转了转。
殿下真是高深莫测,处事比他还要老道,知道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
两位皇兄,就是二皇子和五皇子了?
福安失笑,尾随长宁入殿,只见郡王与长宁两人并肩而立,只看背影便叫人想起一个词来。
郎才女貌。
何谓般配,这便是般配。
睢安侯站在一旁,和福安的感受一样。
慕清彦青年才俊,敢作敢当,相较之下,他那温润如玉的儿子纵然在战场上也能称做虎狼之将,但比之郡王还是差了许多。
尤其是经历了和亲之事。
公主智计无双,勇敢果毅,想必已经已经做出选择。
曹侯目光平静,没有任何失望,甚至还多了两分庆幸,庆幸曹彧和长宁这段缘分终于有了了结。
“依慕卿所言,”皇帝目光从在慕清彦身上移向长宁,继而落在边疆地图上:“此处该由何人把守?”
皇帝目光所及,是西北咽喉,鹰眼关。
场面似乎安静下来。
“臣愿意代替老将军驻守鹰眼关!”程老将军出列。
皇帝摇头:“李老将军年纪已大,但程卿也不年轻,此役耗时耗力,真还是属意年轻人。”
重臣面面相觑,陛下意思已经很明白了。
朝中在领兵方面有所建树的青年将军就只有两人。
庆安一役立下大功的睢安侯世子,曹彧。
另一位就是眼前这位年纪轻轻就镇守辽东的郡王爷,慕清彦。
但是没人敢随便开口。
这一役非同小可,谁也不敢轻易提出人选。
曹侯与皇帝对视一眼,横跨一步出列:“臣愿为犬子请战。”
长宁看向慕清彦。
慕清彦递给她一个放心的笑容。
“臣愿请命出征,戴罪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