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何以见得 (第2/3页)
的。”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关羽凑近刘备,低声道:“兄长,我观这人前后言行不一,十有**是那孔明在家,却不愿出来相见,故找此托辞想打走我们。既然他不想见,我们又何必在此空候,先回樊城吧。”
刘备叹了一口气,又向方绍拱手道:“今日不能见到孔明先生,实属遗憾,劳烦转告一声,就说刘备曾来探访,既然先生不在,那备过几日再来登门求教吧。”
说罢,三人各自上马,策马扬鞭而去。
方绍回到屋中时,诸葛亮已将屏上的天下形势图取下,铺在地板上,蹲在那里凝眉细思,方绍便道:“先生,那刘备已经走了,不过他说过几天会再来。”
诸葛亮的心此刻已在中土这片大地上奔驰,他只微微点头,道:“方绍,去研墨,先生我有东西要写。”
方绍赶紧去研墨,道:“先生,你是要做诗么。”
诸葛亮道:“做什么诗,先生我得赶紧写一篇对策,否则刘备下次来时,拿什么来镇住他,让他对我言听计从呢。”
于是,诸葛亮笔走如风,洋洋洒洒在那竹简上写了数百字,然后捧在手里自我欣赏,不时的又点头赞叹,仿佛十分的自得。
诸葛亮看到兴奋处,索性将竹简扔给了方绍,道:“方绍,你也有几分见识,瞧一瞧先生我给刘备定下的这方针大略如何?”
方绍接过来细看一遍,不禁心中暗笑,手里捧着的,不就是传说中的《隆中对》么。
方绍装模作样又看了一会,才道:“先生的这篇方略,总结起来其实也就四句话,所谓‘先夺荆州,再取巴蜀,东和孙吴,北拒曹操’。”
诸葛亮面露惊讶之色,道:“何以见得?”
方绍便坐下来,不紧不慢道:“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那曹操势力不如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