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为难 (第3/3页)
赶出去的……
便是不提匣子里到底装的什么,是何内容,仅仅是匣子上的鸡毛,就连谢琳都要大受刺激,就更不用说姜泽这个当事人了。
收到消息后,谢琳忍不住便怀疑——在朝臣们已经有了共识,姜泽也愿意跟左右相几人细细商议的前提下,是什么样的东西,才会让他忽然改变主意,不仅将人撵了,还将自己关入密室?
谢琳一想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东西,而在之后的一个多时辰里,姜泽迟迟没有出来似乎也印证了这点……
她向来是个能沉得住气的性子,这也是她为何会大发雷霆,克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先是发作乔嬷嬷,继而又狠命摔打东西的原因。
眼下姜泽虽然出来了,但等待她的却仍是未知,如此,谢琳收拾妥当后赶往御书房时的心情就更加沉重了。
但这还不是最坏的结果。
等谢琳知道蔚池送上来的到底是什么,姜泽又是因何而发愁,她恨不得连同御书房的东西一起砸个精光,却是因为姜泽苍白的面色眼巴巴的表情暂时给忍住了。
只听姜泽道:“母后,儿子现在应该怎么办?当时有不少朝臣在,消息大约已经传出去了,若儿子现在就改变主意,应当用什么理由?”说着见谢琳面色不好,又握了握拳,愧疚道:“是儿子不好,让母后操心了。”
说完干脆低下头去,面上满是愧色。
谢琳从疯狂与暴戾中回神,眼中杀机一闪而逝,“我儿不必着急,且让母后想想。这江山是母后淌着血帮你夺来的,断没有让人平白拿去的道理!”她一字一顿,面上已经看不出多少情绪,娇艳瑰丽如牡丹的面容上似乎还晕染着几许红晕,但眸色却着实狰狞。
就连姜泽都觉吃惊,但他并不觉得害怕,谢琳这样的态度恰好说明他还有依仗,说明无论到了什么时候,谢琳都会站在他这边。
当下踟蹰道:“那母后以为该当如何,左右相几人现在还在隔壁,儿子不想让他们出宫,眼下还没个说法,若贸然让几人出宫,几人恐会透露出去,到时候难免于儿子名声不利。当时蔚池送来的匣子,几人可是都看见了。”
说到这姜泽有些急切。的确,眼下对他来说最为难的也就是这桩了,若几人不曾看到这匣子、亦或没看到那匣子上的鸡毛还好办,可问题是几人全都看到了。
“蔚池也做的出来,他这是料定了儿子不会亲自打开那匣子,单单用一簇鸡毛,就想毁了儿子的名声,儿子现在是进退维谷。此时也不便与几人袒露实情……”
姜泽还在喋喋不休,谢琳打断他道:“泽儿,你是因为那匣子里的东西才不打算与几人吐露实情,还是因为别的?”
谢琳的视线极具穿透性,姜泽在她的逼视下张了张嘴,半晌才道:“母后,儿子对镇国将军府的心思一直不曾遮掩,也没想瞒着几人。”说到这抿了抿唇,面色扭曲道:“匣子里的东西,便是让几人看到也无所谓。”
“所以,你无法忍受的是,你会因为看了信改变主意,这让你觉得在几人面前丢了面子?”谢琳已经渐渐平息下来,她一面认真打量着姜泽的神色,一面轻轻叩击着桌案,“你觉得,是让几人知晓你打算让步好些,还是瞒着几人,若你想瞒,又真的能瞒得下?”
“这也是儿子最为难的地方,当时几人全都在场。凭着几人的精明,若儿子找不出更加合适的理由,但凡稍有漏洞,就能被他们猜出实情。”猜出实情的结果就是让朝臣们知道他这个当皇帝的,在蔚池面前退却了,让步了!
这是何等丢脸的事情!以往可都是他追着蔚家军打的,蔚家军一直退让,可这冷不丁的,只是送上个匣子,就让他胆寒退步了!他这当皇帝的是有多窝囊,说出去有多丢人,这还让底下的朝臣如何忠心追随于他!
结果姜泽想都不敢去想,他脑子里乱糟糟的,目露祈求的看向谢琳,嘴上告饶求助的话,却无论如何都说不出口。
索性谢琳也清楚他的脾性,摆手道:“你放心,母后不会让你陷于此等境地。”可谢琳心里也为难啊,应该想个什么样的借口来当说辞才好呢,“且先等等,你让母后想想。”
姜泽僵硬的点头,片刻后咬牙道:“母后,要不儿子直接下旨,将菊山县划归道西海郡治下,那菊山县被屠的事情就该老三出面来解决了,蔚家军与骠骑营的战事,理所应当的,也应该由老三接手……”
“你这个想法是什么时候有的?”谢琳闻言面色陡然一变,厉声道:“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啊?割地赔款的事情是降臣才干的事情,你是降臣吗?你是一国帝王,你是启泰的帝君,怎么能由着臣子摆布,稍微威胁一番就连连退步!”
“你连让那几个老东西知晓真相都不惧,又何惧蔚池?”说着朝隔壁方向一指,“你当蔚池现在就真敢打上们来?哀家跟你说,他不敢!便是为了老三那贱种,他们也不敢!他们图谋的是什么,不就是启泰的江山么,一旦这么做了,他们将永远背负着造反的污点!”
“可是母后……”姜泽自然气短,可利弊得失他已经反复权衡,绝对比谢琳想的要多,因而安抚道:“母后您先听儿子说,儿子这么说定然是有原因的。”
“哀家知道你想说什么,你想说蔚池这么做的目的是不是?”谢琳冷哼一声,“这天下有所求的人多了去了,难不成他有所求,咱们就要满足?若是如此,那你这皇帝不做也罢。”
姜泽被说的面上无光,神色又是屈辱又是悲愤道:“母后,儿子手中没有兵马。蔚家军屯兵麻城,分明就是有备而来,儿子赌不起。”这还不算赌上他的名声。
但他无须在谢琳面前反复强调他的个人得失,反而道:“母后还不知道吧,绩溪郡的情形同样不好,大舅到现在还没消息。”
------题外话------
抱歉,网络问题,延迟发了。
另,上一章的改动,全部推翻了重写的,望悉知!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