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激扬文字(二) (第2/3页)
向歧途,这事儿,皇上是怎么看的?”
“自然是不成,”光绪皇帝略微有些不安,他是不太清楚外头发生的事情,但是这事他是清楚的,因为是另外一个师傅翁同龢在上《礼记》的时候有意无意的说给光绪皇帝听的,光绪皇帝并不是傻子,知道翁同龢的意思,但是他不甚认可,“苟1日新,又日新,这是先贤的道理,若是没有继续新鲜的东西能拿出来用,自然还是会停滞不前,当然,他们的意思,或许是觉得,西洋教授传授或者是研究的那些科学,投入甚多,产出极少,因此有些得不偿失而已,绝没有说中断西洋技术之事。”
王恺运微微一笑,也不针对此事说什么,“基础科学的用处,如今市面上的薪水价格就知道了,凡是清华大学堂出身的科学人才,每年的薪水可以到一千两,这个薪水,可比一品的内阁大学士还要多得多了,若是无用,怎么会有这么多人要花大笔银子去请这些人呢?教育的用处,绝不是急功近利之事,如今推行新学才十多年,大约许多地方还不知道效果,可再过四五年,或者是再过十年,再来看,基础科学的用处如何,就知道了。单单就说咱们在欧洲最为重要的友国,德国,他们的君主就是认为基础的教育,也就是全民普及的教育是战胜法国最为关键的基础因素。”
“中德两国,论及人口,实在是天壤之别。”光绪皇帝点点头,“这我们花的费用,就实在难以估算了。”
“所以要缓缓图之,但却绝不能停滞不前,”王恺运点头说道,“这又是另外的话了。”
说起政事,王恺运似乎也有些忌讳,具体的措施方案如何,现在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甚少发表自己的见解,“旧年拿了法国的军舰技术来,如今正在研究之中,可法国的军舰技术在西洋也不算是一等一的,若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