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所谓礼仪(一) (第2/3页)
的,若是要厚待,再加格就是了。”
礼亲王点点头,“可外头的人,怕是有人要议论纷纷,说按照之前明世宗的例子......”
嘉靖皇帝以藩王入承大统,之后尊奉自己的生父兴献王为皇帝,这一番大礼仪之争,很是闹了许多时候,更不用说许多年前北宋的老故事了,许多人想要拍皇帝的马屁,赶紧混一个从龙之功,跟在新政的大潮上弄风潮,这也是有的,这些日子,虽然没有直接了当的折子上来,但是风言风语倒是从来没有定过,礼亲王虽然昏庸无能,但也知道,一个统一意见的军机处才能够在任何的风潮之中屹立不倒,不管到时候面对谁的压力,都可以坚持一会,“我也搞的糊涂了,毕竟咱们大清,也是有旧的例子可以参考的。”
礼亲王说的例子,就是多尔衮,他去世之后,因为率领八旗入关定鼎中原,功劳极大,顺治皇帝捏着鼻子封了一个“义宗皇帝”给他,来安抚他那些党羽,可没多久,就被顺治皇帝以大不敬之罪全部给取消掉了。当然这不是一个好例子,但是也可以参考借鉴,毕竟这顺治皇帝仇视多尔衮,当今的光绪皇帝是不会仇视自己的生父的。
“大礼仪之争,可是闹得前明朝野轰动沸沸扬扬,如今的史学家们,都认为,明朝灭亡之源,在于嘉靖皇帝为了大礼仪,和外朝所有的官员都离心离德,多年不上朝理事更是四海沸腾,这可是前车之鉴啊,”孙毓文直接了当的说道,“何况就算外朝没有意见,要紧的是本朝和嘉靖朝不一样,明仁宗皇帝的张皇后没有垂帘听政,而本朝的皇太后,秉政的时间超过了三十年,太后的性格最是刚毅,按照嘉靖朝的大礼仪来办,把皇太后的位置放在那里?把文宗和英宗皇帝,放在那里?”
古时候的人对于礼仪,的确是令现代人难以理解的极度追求,这其实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