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3/3页)
读书,善弹琴,工诗画,精曲理,乐与文士游。
以康熙九年七月薨。著有《恭寿堂诗》。
法黄石若真,母梦应真入室而生,故名若真。学问淹博,顺治乙酉以五经中式,丙戍成进士。由编修再迁秘书院侍读,与时相不合,外用浙江道。调福建,御郑寇有功,迁浙江按察使。平反王式诬告案,浙人诧为神明。
新城傅丽农扆,修躯伟貌,须眉如戟,博学强记。尝过一友家,其女为狐所崇。闻傅至,曰:“傅公正人,将来必贵,吾去矣。”果不复来。傅中顺治乙未进士,官至江西道御史。
国初时,山东有李神仙者,游行京邸。庚子北闱乡试前,有两生密询试题。曰:“公等皆道德仁艺中人也,无庸卜题,出乃志于道全章。”辛丑会试,又有以场题问者,李曰:“五后四可。”场中首题乃知止而后有定一节,次题乃夫子之文章一章,三题乃易其田畴二节。果五后字四可字。
吴县黄端木向坚,父孔昭作宰滇中,姚江道梗不得归。向坚于顺治八年十二月徒步出门,涉历艰险,周遍于猺獞之地,趼足黧面,至白盐井始遇二亲。以十年六月归里,承欢二十年。
父母殁,负土营葬。不再期得疾以殉。世称完孝。好事者为谱《三溪记传奇》。至今世多演之。
赵恒夫吉士读书灵隐,偶憩冷泉亭,见文宗屏去驺从,携一小童入寺。良久,步行去寺。僧告赵云,黄公以尊名问僧,递与文宗。云寺中有一士子,未识其面,夜过午书声不辍,当培植之。文宗唯唯而去,僧来报喜也。赵询之,方知所僦居之旁有黄中丞鸣俊者,系文宗房师,避静寺中,绝无人知。前辈之敛迹韬光而不惮提奖后进如此。
句容笪重光未第时,梦其父曰:“汝功名在朝天宫某道士身上。”觉而异之,访其人与订交焉。既而辛卯金陵填榜,即某道士也。折卷到笪,官欲易之,道士已闻唱直书。官呵曰:“尔知笪字如何写。”道士曰:“竹下加旦字。”官曰:“数也。”
国初时,浙江用兵。诸暨陈氏女年十六,被地匪所掠,逼之不从。杭人郭宗臣、朱瞻生、尚御公者方创义醵金赎难民,闻女之贞,亟赎之。方至家,忽友人赎一童子至,问之,即其夫也。翌日赎两妪,即其母与姑也。正惊喜问讯间,有两翁踉跄至,觅其妻,盖即女之父与翁也。两家骨肉一时完聚。人皆以为贞节所感。三人为之治酒肴,具衣帨,合卺而归之。高义亦足多也。
五岳皆祭于山,独恒岳祭于曲阳。自汉宣帝神爵元年始。
而恒山实在浑源州。相传舜望于山川,北至大茂山,大雪不能前,有石飞堕,遂祀焉。即今曲阳庙。石长不满丈,阔仅四尺余。濮阳苏侍郎谷疑石晋后燕云陷辽,宋遂遥祀于此。然《史》、《叹》《唐书》之文甚明。不始宋也。沈存中《笔谈》云:北岳谓之大茂山,半属契丹,以大茂脊为界。岳祠旧在山下,石晋之后稍迁近内,今祠乃在曲阳。苏说本此也。明宏治中,马端肃公曾请改祠于山,事下礼部,竟格于倪文毅公。按《南园漫录》云:倪公父谦奉命祀曲阳,祷于神。神指旁侍一人与之,生公,因名岳。以是固执不肯改祀云。顺治十七年,上允刑科给事中粘本盛之请,罢曲阳庙祀,改祀浑源。千年因循之误,至是始厘正焉。
顺治甲午,四明金良于乡试前梦见天榜,解元乃金良也。
寤而喜甚。及揭晓,解元乃钟朗,梦中仅见其半耳。又己亥八月再行会试,朱若臣士绶梦看榜,会元朱姓,单名金字,偏傍左边不甚了了。因具呈礼部,更名镕榜发,会元则朱锦也。
二事相类,岂神或戏之与,不然何其巧也。
赛图字麟阁,满洲科目解元。幼贫,尝爇马通读书,尤好为诗。满洲文学之开,实自赛公始。而满洲文字则创于达海公,故谥曰文成。
金坛蒋虎臣超,顺治丁亥探花。以编修督学顺天,事竣即告归,不过里门,溯巴峡至峨眉,寓伏虎寺。至癸丑正月,端坐说偈而逝。初生时,其祖母梦峨眉老僧至其家,故幼不茹荤。
至是果验。
刘克猷子壮,少颖慧,读书一目数行,属文奇肆。中崇祯庚午举人。领荐后,梦神告之曰:“尔须朱之弼作房考,方中春榜。”及至京,偶出寓散步,见数童子携书包经其门。一童特秀,出执手与谈,见其书上写学名朱之弼也。大惊,随至其家。见其父,乃开柴厂者,赠笔砚数事,珍重而别。后遭流寇之乱,屡次不赴春官。及本朝顺治己丑会试,之弼已为分校,得首卷,即刘也。
本朝最重易名之典,京朝官惟阁臣、尚书、总宪得赐谥,侍郎以下不得与。如叶文敏文霭、沈文恪荃以久在侍从,宋端悫文运以廉介受知,加太子太保,皆予谥。盖异数也。
顺治乙未进士李赞元,原名立。由翰林迁御史,奉命按湖北。收汉阳大猾段世昌,杖毙之。世昌谓家人曰:“少时遇道士,叩以终身。言他日遇非桃非杏、非坐非行,即禄尽时也。”
长洲宋维新懋禧,顺治癸已补博士弟子员,秋闱报罢,即绝意进取。多智略,三遇暴客,俱以计脱。晚耽禅悦,受戒退翁和尚。常作八悔警言,曰:幼不习学老时悔,富不惜福贫时悔,酒不节饮醒时悔,赌不戒贪输时悔,建不养生卧病悔,贫不顾身倾家悔,善事因循临回悔,恶念缠绵堕落悔。真见道之言也。
昆山王圣开室毕氏,名著,书韬文,歙县人。国初时,著父剿流贼阵亡,尸为贼所得。众议请兵复仇,著谓请兵则旷日,贼知备,即于是夜率精锐入贼营。贼方饮酒,惊骇间,著手刃其渠。众溃,以兵追之,多自相践踏死者。舆父尸还,葬于金陵。于归后,裙布钗荆,无往时义勇气矣。其诗集序中有云:“梨花枪万人无敌,铁胎弓五石能关。”又云:“入军营而杀贼,虎穴深探,夺父尸以还山,龙潭妥葬。”又云:“室中椎髻,何殊孺仲之妻。陇上携锄,可并庞公之耦。”其自纪杀贼夺尸事有云:“相期智勇士,慨焉赋同仇。蛾贼一时净,万年固金瓯。”忠孝义勇兼而有之,可谓奇女子矣。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APP,无广告、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appxsyd (按住三秒复制) 下载免费阅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