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2/3页)
已失,宰为详咨补给,得之官,自是两家谊同至戚,使问不绝。宰寻以行取,擢御史,人谓盛德之报。
钱唐朱皋亭雍模,年九十六犹工画山水。秀水王声伟侃,年九十余犹能画大帧云龙。皆熙朝人瑞也。
康熙二十二年十月,陆清献公陇其述云间王庆孙之言:崇明有吴老人,年九十有九,妇九十有七,老人生四子。壮年家贫,鬻子以自给,四子尽为富家奴。及四子长,咸能自立,各自赎身娶妇,遂同居而共养父母焉。卜居于县治之西,列肆五间,伯开花米店,仲开布庄,叔开腌腊铺,季开南北杂货铺,中一间为出人之所。四子奉养父母,曲尽孝道,始拟膳,每月轮一家,周而复始。其媳曰:“翁姑老矣,若一月一轮,则历三月后方得侍奉颜色,太疏。”复拟每日一家,周而复始。媳又曰:“翁姑老矣,若一日一轮,历三日后方得侍奉颜色,亦疏。”乃以一餐为率,加早餐伯,则午餐仲,晚餐叔,明日早餐季,周而复始。逢五及十,则四子共设于中堂,父母南向坐,东则四子及诸孙辈,西则四媳及诸孙媳辈,分昭穆坐定,以次称觞献寿,率以为常。老人饮食之所后置一橱,橱中每家各置钱一串,每串五十文,老人每食毕,反手于橱中随意取钱一串,往市中作童子嬉。橱中钱缺,其子潜补之,不令老人知也。老人间往所知家博,四子辄遣人密持钱二三百文安置其家,并嘱佯输于老人。老人胜,踊跃持钱归,老人亦不知也。率以为常,数十年无异,老人夫妇至今无恙。长子年七十有七;余子皆班白,孙曾二十余人。崇明刘总镇兆表其门曰:百龄夫妇齐眉,五世儿孙绕膝。洵不诬也。清献公为作《崇明老人说》。
吴楞香苑,康熙壬戍进士,由编修历官祭酒。故事,凡国子生初谒者,有贽见礼,岁满咨部者,有咨部费,俱禁之。时称贤祭酒。
上元胡状元任舆,康熙辛酉解元,尝梦登高山,手摘香橼二颗,神赠以诗,有“手弄双丸天下小”之句。甲戍大魁,会试题乃“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也。”
任宗伯兰枝未遇时,偶经田野间,见一人口衔一刀,手执两刀,趑趄不进,寻绕越而过。遥望半里许,入丧者之家。讶之以告人,知者以为煞神,卜其必贵,后果然。
徐太史用锡未遇时,偶如厕,见大肉块,遍身有眼,知为太岁。因记书载,鞭太岁者转祸为福,遂击之。每击一眼,则遍身眼愈加闪烁。是岁领荐连捷。己丑进士,官至侍讲。
长洲文与也点,衡山裔孙。明季弃举子业,依墓田以居。
肆力于诗古文辞,兼善书画,尝舍于城中僧寺,卖书画自给。
人或以多金迫促之,则不可得也。巡抚汤文正公屏驺从,入寺访治吴之要。所论皆采行,而未尝有私渎,汤公益重之。后族人有引见者,圣祖问曰:“文点是你何人?”则知点之名早达九重矣。
任待庵辰旦,康熙丁未进士,官上海县令。有布客魏丙贸布市中,失橐金三百两,讼于官。待庵素善谳,至是狱不能定,乃祷于城隍庙。梦有人右手抱细女,左手挈衣与之,及接视则裙襕也。寤而思之曰:“夫赐衣而得裙襕,则非衣也,岂有裴姓其人耶?”以问捕,捕曰:“似也。闾左有裴爱者,素无赖,不事家人产,其人僦居旅舍傍,与布客居相近。或见财起意耶?”待庵曰:“然则其抱细女者,抑可知矣。夫细女,爱女耳。
吾闻纳音之数,阳姓从左。今左非衣而右爱女,其为裴爱无可疑者。“遂收裴,拷之得实,狱具。邑中称神明焉。
海宁张仲张英,康熙癸丑进士,出桐城张文端公之门,师生同一姓名,当时以为奇。及戊午分校北闱,文端公子廷瓚复出仲张门,更奇。
陈迦陵维崧少有文名,数奇落魄,年四十余尚困诸生。一日过京口,有相士熟视良久,曰:“君五十后当入翰林,然不由科甲。”人皆嗤以为妄。宣城梅杓司赠诗云:朝来日者桥边过,见说功名似马周。“后果以荐举鸿博授检讨。
洪昉思升问诗法于施愚山闰章。施曰:“余师言诗如华严楼阁,弹指即现。又如五城十二楼,缥缈俱在天际。余则譬作室者,瓴甓木石一一俱就,平地筑起。”洪曰:“此禅宗顿渐义也。”
仁和沈开平筠、上海钱越江金甫同膺荐廷试,授检讨,又同中戊午己未乡会试,改庶吉士,两入翰林。儒者荣之。沈尤敦内行,尝刲股肉和药以疗父病,既而母病亦如之。其至性如此,不仅以文学传也。
睢州徐干妻孙氏,侍姑疾,脱簪珥求医,不解带,不交睫,匍匐于床褥之间者近三旬。姑病且殆,孙氏仓皇吁祷不应,不得已潜入其室,拒户,左持刃,置右臂于机欲割之。手弱,刀屡下始断一脔,血濡缕而已。其夫身外至见之,惊仆。孙氏投刀掖之起,戒勿出声,然后裂帛裹创,卒为羹以进姑。既食,病良已。家人初无知者。田蕢山兰芳之女,孙氏娣也,察其异,诘之,不肯言。久而得其详,以白父蕢山。叹曰:“此可以愧天下之为人妇而漠视其舅姑者。”
钱学士金甫甚贫,敝裘羸马,处之泰然,足不履权贵门。
时与乡党故人为文酒之会,坐有语及官资迁擢者,辄恚之。后会其人不速至,竟引避。其崖岸高峻如此。然能急人之忧,有师卒于官,竭奉钱为治丧。俄而邻人不戒于火,延及师舍,亟率力士负棺出,火燎其须不顾也。又有被遣者,三日当出关。
为称贷拮据,两昼夜追及其车,恸哭而返。客有暴卒于都亭外,时己亦有疾,强起至卢沟桥,经纪其丧。或陷于狱祸不测,力援之得解。其笃于师友如是。故其为诗缠绵悱恻,不失温柔敦厚之遗。秀水朱竹垞为论而序之。
仁和凌绍雯,康熙戊辰进士,对策用清书、汉书两体,违式,例不得与上第。读卷官奏请上裁,置二甲之末,改庶吉士。
土鲁番于顺治十三年入贡。康熙十二年,国王玛墨忒塞伊忒韩复遣其臣兀鲁和隥等献马。其表略云:“土鲁番国某上言于乃圣乃仁天下治平皇帝陛下:恭惟皇上一统攸同,何异于古之占什特?惠泽群生,相同乎昔之达剌汗。法纪军威,比隆于楷黑塞劳。聪明格物,媲美乎伊思谦达尔。皇上睿知天锡。如日升之无不照。皇上拨乱为治,如月恒之无不临。旌旗闪烁,超越乎墨乌戚尔。皇恩浩荡,实出于度量宽仁。国祚无疆,而万国咸宁。洪福靡际,而皇图应运。”后称一千八十三年二月十八日。
康熙己酉,大西洋傅而都嘉利亚国贡使玛讷撒尔达聂入贡。
奉旨:“该国从来未通中国,凡赐赉皆如一等。”
康熙二十一年,土鲁番上言:“伏以我皇上犹昔者斯堪达尔之君,一统金瓯。紥穆西特之君,藻鉴五行。亦若化日普临率土,景星光照万灵。抑犹哈他穆之君,广施恩惠。汝思他穆之君,勇力绝伦。譬之矛锋之锐,龙爪之威,莫敢正向而视。
兹者恭候圣安。切照前经遣发进乌卢火者,曾奉上谕:“五年一次进贡。钦此。‘所以误此进贡者,原因臣国遭逢荒乱,今幸太平。亟遣亦思喇木火者前往进贡,至于以后应进贡物,合当照密尔焦地音阿克剌覃进贡旧例。但天朝建都极东,臣国地居极西,应否照旧进贡,表请裁夺。”
康熙二十一年,蒙古为请旨事:“外藩蒙古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诸臣,诚惶诚恐谨奏者:向因逆贼吴三桂相率叛乱,军民极其荼毒。幸我皇上不惮身心之劳,孜孜图治,仰见天朝早臻太平,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