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第2/3页)
王和张廷玉、鄂尔泰;尤其是眼前的鄂尔泰,关系更为重大。转念到此,亲自伸手相扶,”你起来!”他说:“咱们好好商量。”
要商量的是如何应付拮芳殿的那两位--嗣皇帝同年生的胞弟和亲王弘昼;康熙朝废太子允礽嫡子理亲王弘皙。这是的嗣皇帝和鄂尔泰,不约而同的想起雍正八年春夏之交,那些令人惊心动魄的日子,不过嗣皇帝是亲身经历,而鄂尔泰是得诸耳闻,即令如此,一想起来仍令人不安。
雍正八年春天,皇帝的怔忡旧症复发,一闭上眼就会梦见‘二阿哥’废太子允礽,来向皇帝锁命,一惊而醒,冷汗淋漓,心跳好半天都静不下来。
皇帝残骨肉、诛功臣,杀过好些人,都无愧怍。只有雍正二年十二月私下毒杀了他的这个胞兄,却不免内疚神明,因为细想起来,允礽没有丝毫对不起他的地方,而他暗算允礽却不止一次,先是康熙四十七年,允礽第一次被废,禁锢在上驷院中临时设置的毡帐中,皇长子直郡王允禔及皇四子雍亲王胤祯,也就是雍正皇帝,奉命监守。两人起意用魇法谋害允礽,结果为皇三子诚亲王允祉所举发,直郡王允禔被幽闭,而皇四子雍亲王心计甚深,做事的手脚很干净,更难得的是皇十三子允祥出面顶了罪,以至被圈禁在宗人富的高墙之内。因此雍亲王夺得皇位以后的第一件事,便是释放允祥,封为怡亲王。
照情理说,雍正皇帝既已如愿以偿,得局大位,而允礽既失皇位,复被幽禁,应可安享余年,而仍旧放不过他,雍正皇帝自己也觉得太过分了。早年诛除异己,觉得坏事反正作了,多做一件也无所谓,及至天下大定,闲来思量,总觉得愧对“二阿哥”,久而久之,便得了个怔忡之症,时发时愈,始终未能断根,只是这一回发得格外厉害。
更糟糕的是怡亲王允祥也得了这样一个毛病,他是从高墙中放出来以后,亲眼看到皇帝弑兄屠弟,是如此心狠手辣而掌握着生杀予夺之权的一个人,所以日夕生活在戒慎恐惧与悔恨之中。
这时眼见"二阿哥”向皇帝锁命,想起当年亦曾同谋,又增一番恐惧悔恨,终于支持不住了。
于是有一天兄弟俩--皇帝与怡亲王允祥,都是精神比较好的时候,摒人密谈;怡亲王表示:允礽来锁命,他愿意抵偿。不过允礽无主游魂,应该为他觅一个安顿之处,常受祭享。于是皇帝决定封允礽为潮神,为他在浙江海宁立庙,庙用蓝瓦,是王府的规制。
这番措施有些效验,命是不索了;却要索还皇位。皇帝在夺位时,强词夺理、气势得很,事定以后想想,自觉说不过去,譬如说皇四子弘历,‘素蒙皇考钟爱’,曾向温惠黄太贵妃说过:‘是命贵重,福将过予。’意思是弘历将来亦会做皇帝;而弘历的皇帝,必出于他之所传;这就足以证明天心默许,圣祖在说这话时便先已决定要传位给他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