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 (第2/3页)
芹二爷试一试吧。”锦儿指着曹雪芹的书房说,“灯还亮着,必是在理书。”
“辛苦、辛苦!”曹雪芹拱一拱手,笑嘻嘻的说:“大小一定合适,我回头来试。”
“这会儿就试。不合适还可以改。”说着,秋月便动手替曹雪芹去解皮袍的纽扣。
及至一穿上身,曹雪芹立刻就觉出衣袖的尺寸小了,丝棉又装得多,以至要弯臂都有些困难。
“麻烦了!”锦儿皱眉,“我把袖子裁小了!而且还不能放,没有留下富余的料子。”
“能不能将就?”秋月问曹雪芹。
“在家穿可以;上路可不行,胳膊弯不过来,没法拉缰绳。”曹雪芹又说:“我倒有个主意,把袖子剪掉,改成坎肩儿,上马下马,干净利落,倒比棉袄更得用。”
“要说坎肩儿,也不必用丝棉,皮坎肩儿不更暖、更爽利?”秋月又说,“我来找一找,一定有现成的。”
锦儿也是这么想,而且颇有徒劳无功、咎由自取之感;因为做官人家,总有一两件冬日上朝、上衙门,穿在袍褂里面的皮坎肩,“真是,”她说,“早知如此,这一下午、一晚上的工夫,帮着咱们芹二爷理书多好呢?”
“书也理得差不多了,”曹雪芹说:“这一回跟了四老爷去,还不能多带书;多带了麻烦。”
“这话我就不懂了。”锦儿问说:“你多带书,四老爷瞧着,先就喜欢了;怎么会有麻烦?”
“怎么不是麻烦?”秋月借口说到;“正经书带多了,四老爷一看,正好考他;闲书带多了,又怕四老爷说他。”
“正是这话,”曹雪芹连连点头,满脸深获我心的快慰。
“你们把四老爷的心理,真是揣摩透了。”锦儿的心情一变;问秋月说道:“咱们弄点酒喝,算是给芹二爷饯行。”
不等秋月答话,曹雪芹便拍掌笑道:“这好,围炉煮酒消寒夜,此乐何可多得?”
秋月也让他们鼓动了兴致,年下多的是现成的食料,料理了两个冷荤碟子,一个酸菜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