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回 (第2/3页)
仿佛在字里行间,闻到了一股腐臭之气。这是勉强翻开来看了一下,才知道三方是指安徽桐城方舟、方苞兄弟,浙江淳安的方启如。
“原来方灵皋还是时文名家!”
方苞字零皋,古文名家;曹雪芹本来也像一般学者那样,称他“望溪先生”,这是不知为何,尊敬之心大减。曹頫虽未听出他的称呼变化,表示观感不同,但语气中微带蔑视,确实感受得到的,当下沉着脸说:“时文也罢,古文也罢,文章之文,理无二致;莫非看不起时文,就能把古文做好了!”
曹家的规矩,长辈责备,不敢分辨;曹雪芹只有低着头表示愧悔。曹震帕曹頫一开教训,长篇大套,无休无止,赶紧开口解围。
解围的办法便是帮着曹頫责备,“四叔刚教导你‘别小看了时文’,怎么一下子就忘掉了!”他故意喝道:“还不把书好好收起来,回去有空就念。”
“是!”曹雪芹趁机站起身来,等他要找东西包书时,何谨易提着一方“书帕”,上来接了过去。
“四老爷,”何谨提高了声音,“还有两部芹官有用的书,一起让他带回去吧!”
这更是进一步将草雪芹带出了困境,到了曹頫的书房里,何谨的脸色突然显得神秘而又微带忧虑的,回头看清了没有人,方始低声发问。
“芹官,听说震二爷带着你在玩?”
曹雪芹脸一红,“你听谁说的?”
“自然有人告诉我,”何谨拿手向外一指,“就怕四老爷也知道了,那可是一场风波。”
一听这话,曹雪芹的心往下一沉,“四老也不知道吧?”他说,“你可千万替我留点儿神。”
“能瞒当然要瞒住。不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也没有什么?逢场作戏而已。”曹雪芹的心很乱,“我实在说不上来,慢慢儿你就知道了。”
“咳!”何谨叹口气,“你可别闹得太不像话;凡是小心,收敛一点儿。”
“我知道。”
正说到这里,只听外面在喊“打灯笼”,知道曹震要走了;何谨便随手拿了两部书,连“三方合稿”抱在一起,将曹雪芹送了出来。
其时曹頫已站在堂屋门口,与在廊上的曹震在说话;曹雪芹便不必再进屋了,在走廊上向曹頫请安辞别,随着曹震策马而回。
一进门便觉得异样,北屋檐下高悬两盏绛纱宫灯,魏升一声“二爷回来了!”棉门帘随即掀开,入眼是一对高烧的红烛;走进了看,翠宝在门口含笑相迎,薄施脂粉,略带娇羞,鬓边插一朵异种茶花,花红如火,衬着她那一团乌云似得浓发,别有一股令人心荡的韵味。曹雪芹赶紧将视线一闪,落到了杏香这一面,也是一脸喜气洋洋的笑容。
“嗯,安顿好了?”曹震进门环视着,“木器是新的。”
“芹二爷那里也是。”翠宝答说:“是仲四爷带了人来收拾得,真亏得他。不过,咱们家的人也很得力。”
她的话刚完,只见魏升笑嘻嘻的闪了出来;后面跟着桐生,两人一齐向曹震垂手请安,魏升口中还有话。
“给二爷道喜。还得请二爷的示,怎么称呼?”
“起来!”曹震沉吟着。
这是的翠宝已悄悄退了两步,半背着脸;曹雪芹便转脸去看杏香,她却不似翠宝,若无其事的,是看热闹的神情。这一下,他的疑团解开了一半,也比较安心了;这晚上的喜事,只属于翠宝。
果然,曹震答道:“暂且叫翠姨吧!”又指着杏香说:“杏姑娘还是叫杏姑娘。”
“是!”魏升一拉桐生,“给翠姨道喜。”
“别客气,别客气!”翠宝身子往里躲。
曹雪芹已知道自己身在局外,心情便轻松了,大声说道:“应该见见礼,”他一推杏香,努一努嘴示意。
等杏香去搀扶翠宝时,只听她低声说道:“我得先给二爷见了礼,才合道理。你把红毡拿出来。”
听得这话,不必杏香动手,魏升便先拿了一张椅子摆在正中,红毡条是现成的,移到椅前就是。一直在看着的曹震,这是开口了。“不必闹着些虚文了吧?”
“礼不可废!”曹雪芹搭了一句腔。
于是杏香搀着翠宝面北而立;曹雪芹将曹震推到椅子上朝南而坐。等翠宝盈盈下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