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回 (第3/3页)
家母倒是很开通,总说婚姻是一辈子的事,勉强不得。所以也不大催我办这件大事。”
“老太太表面不急暗地里急。二弟弟,你总要仰体亲心才是!”
“大姐说的是。”曹雪芹郑重其事的:“我一定记在心里。”
这时乌思哈已派阿元进来催请,要开饭了。曹雪芹便起身告辞,特别声明,回头不再近来拜别了。
“常来玩!”乌太太看了她的独子一眼,笑着说道:“你祥弟弟也不知道从哪儿打听到的,说你画得挺好,还想跟你学画呢!”
乌祥面皮嫩,提到他的事,先就溜掉了,曹雪芹便谦虚着说:“祥弟弟一定打听错了,我的画哪里就敢教人了。”
“这么说,是会画的。”乌大小姐接口,“小弟弟野得很,能跟你学画,把他的心收一收,倒是好事,你就别见外了,得空就来;我家也还有几幅好画,可以让你看看。”
这就不宜于在推辞了,“是!”他说:“我应该常来给大婶请安。”
“好说,好说!”乌太太亲自在前领路,“你上前面喝酒去吧!”
到了第二天,乌都统派人送了一封信来,曹頫看完,随即告诉来人:“我马上就去。”
曹雪芹倒想跟了去,去看那“几幅好画”,照他的推测,那些话说不定就是安岐所赠,比是古人的名迹,很像先睹为快。不过曹頫没有表示,他就不便开口了。
这一去,曹頫直到晚上才回来,醺醺然的,似乎兴致很好;曹雪芹把他接了进去,不曾坐定,便从身上掏出一张素笺,递给曹雪芹。
“乌都统托你替他做几幅春联。”
曹雪芹微觉差异,“国丧不是不过年吗?”他问。
“百日服制已满,只要八音谒密,不作乐,不宴会,家里过年,贴上几幅春联,不犯禁忌。”
“是!”曹雪芹打开素笺看,一笔很娟秀的字,写的是:“大门、二门、中门、后门、花厅、书斋、厨房,烦各制春贴一幅。”下署:“慎斋敬托。”
“这是乌都统写的吗?”曹雪芹问说。
“你可好好儿用点心。”曹頫答非所问的:“人家在考你呢!”
原来还有考验的作用在内,但曹雪芹却不明白,乌都统考他的用意何在?不过,他却不想探究这一层,只觉得有些紧张;怕做得不好,落个无趣。踌躇了一下,只好请教叔父了。
“请四叔的示,应该如何着眼?”
“春联的要诀,无非切实、切地、切身份。”曹頫答说,“明年建元,这一点要照顾到。”
“是!”
“还有一层很难,要说的含蓄。”曹頫又说:“热河是今上发祥之地。”
“是!”曹雪芹马上有了联想,“四叔,又一层意思不知道能不能说?”
“什么意思?”
“是类似祝颂萱堂日永这种意思。”
“不必!”曹頫很快的回答,“那会弄巧成拙。”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APP,无广告、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gegegengxin (按住三秒复制) 下载免费阅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