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未分卷 第八十七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
    第八十七回 (第1/3页)

    此种内幕非常复杂,曹雪芹觉得很难回答,如果随便编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似嫌不诚,因而职务者久久不能接话。曹頫看出他的为难,便代他答说:“家嫂跟乌夫人从小就是闺中姊妹,还特为这件事到热河来过一趟。婚事中变,是因为乌二小姐另有顾虑。”

    凌阿代深深点头,“我也听说了,是因为乌太太的一个丫头,成了平郡王的侧福晋,府上跟平王府是至亲,乌二小姐嫁到府上,将来难免要跟平王的新宠见礼,她不愿委屈自己原来的身份,宁愿错过良缘。”他接着又说:“乌家对这件事不愿深谈,我们也不便打听,如今听四哥的话,是确有其事了?”

    “大致如此。”

    “那么,平王的那位侧福晋呢?听说要生子才会有封号?”

    “已经香消玉殒了。”曹頫答说:“是难产不治。”

    “喔,”凌阿代似乎很关心,“是什么时候的事?”

    “你记得吗?”曹頫转脸问曹雪芹。

    “是今年春天的事。”

    “是在乌将军赴新任以后。”

    这件事就谈到这里。曹頫因为有正事要谈,不肯多饮;饭罢,分作两处,凌阿代与曹頫在签押房密谈;曹雪芹有都统衙门的幕友王师爷陪着,在客厅拼命闲话。王师爷是办笔墨的,肚子里自然有些货色,跟曹雪芹谈得还很投机。曹雪芹发现他与此新交有一样同好,便是好奇;王师爷从小随父幕游各省,远至云贵,遍历湖湘,所见的奇闻轶事甚多,这一谈开来就更无休止了。

    凌阿代与曹頫商量正事,也颇费工夫,直到二更天方罢,叔侄俩坐原车回公馆。送到上房,曹雪芹说道:“四叔今天真累了,早点上床吧!”说着,退后两步,便代离去。

    “你先别走。”曹頫将他喊住了说:“凌都统谈起,说乌二小姐又是云英未嫁之身;如今既然王府的顾虑没有了,不妨旧事重提,他愿当蹇修之任,问我的意思如何?我说我要回来商量。你看呢?”

    曹雪芹颇感意外,想了一下答说:“四叔,我看咱们得先打听打听。”

    “打听什么?”

    “打听乌二小姐何以至今未嫁。”

    “那也是可想而知的,自负才媛,不肯轻许。”曹頫又说“我倒觉得这件事很可以办。你写封信问问你娘的意思,你今年二十五了吧?”

    “是。”

    “不能再耽误了。”

    曹雪芹只好再答应一声:“是。”

    “另外,”曹頫又说:“你替我写封信给乌将军,致问候之意。”

    “措词呢?”

    “只说奉差到此,追忆旧游,益增渴想。再要说,你是跟了我来的。还有,你说你娘托我带新闻后乌太太跟乌二小姐。”

    “只问候乌太太吧。”曹雪芹说:“带上乌二小姐,痕迹就太显了。”

    曹頫想了一下说:“也好。”

    一早起身,先把曹頫交待的两封信写好,方始梳洗穿着,到上房去陪着曹頫吃早饭,刚扶起筷子,只见公馆的门上来报:“凌大人来拜访。”

    于是曹頫叔侄,双双迎了出去;凌阿代眼尖,看到室内餐桌,便既说道:“请先用早饭。”

    “不忙,不忙。”曹頫答说:“正事要紧,请这面坐。”

    “也好。我耽误四哥几句话的工夫。宫里我已经接头了,等圣母老太太午睡过了去见最好。回头我派车来接,在我那里便饭之后一起走。”

    “是,是。”曹頫问道:“我相带舍侄进宫瞻仰瞻仰,不知道行不行?”

    “有何不可!”凌阿代转脸问说:“世兄带了官服没有?”

    “他还是白身。”曹頫代为回答。

    “那就带一顶大帽子好了。”凌阿代又说:“如果没有带,我派人送一顶过来。”

    “是要借一顶,不过不必派人;反正回头要过去叨扰得。”

    “好!好!我预备着。“说着,凌阿代仔细看了看曹雪芹,“我的帽子,大概能用。”

    午初时分,到了都统衙门,在客厅中刚刚站定,有个十六七岁的丫头,一手提着帽笼,一手握着手镜,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揭开帽笼,里面是一顶八成新的貂沿红缨大帽。那丫头是伺候“升冠”惯了的,用右手自里托起大帽,正面朝着自己,捧了过去;曹雪芹虽是初带官帽,但司空见惯,并不外行,说声:“劳驾”。双手接过帽子,不必再看正反,只往头上一带,微微仰头,那丫头已退后一步,略顿身子,将手镜斜着上举,曹雪芹望着镜中戴着紫貂红缨的自己,忽然有“沐猴而冠”的感觉,差点忍俊不禁笑了出来。

    “大小怎么样?”凌阿代在问。

    “正合适。”

    “合适就好。世兄,这顶大帽就奉赠了。”

    “不敢当,不敢当。”曹雪芹知道行情,帽子本身不甚昂贵,那条油光水滑的紫貂帽沿,起码也得五十两银子,初次相见,受人这份重礼,于心不安。“反倒是曹頫说道:“‘长者赐,不敢辞’。你谢谢凌三叔。”

    即有此吩咐,曹雪芹不必再说什么,当下蹲身请安,恭恭敬敬地说:“多谢凌三叔厚赐!”

    “算不了什么,你别客气。”

    “雪芹,”曹頫正色说道:“你该领受凌三叔的盛意,这顶帽子附带着凌三叔对你的期望,你得好好上进,经常能带着顶帽子,凌三叔就很安慰了。”

    “正是。”凌阿代接口:“我正是这个意思。”

    于是曹雪芹少不得再一次郑重道谢。然后将大帽子先取下来,搁在磁帽筒上,进行宫时再戴。

    因为要进宫,午饭不备酒,很快的就结束了。喝过了茶,略略休息,听得午炮声响,曹頫便起身说道:“是时候了。宁愿早伺候着。”

    “是的!”凌阿代看一看那顶大帽子,又看一看曹雪芹说:“请吧!”

    题名“避暑山庄”热河行宫,在承德府治东北,左湖右山,宫城建制如紫禁城,周围十六里,中有圣祖御笔所提的三十六景。此外尚有清舒山馆、静济山房、秀起台、静含太古山房、玉岑精舍、狮子园诸胜。

    狮子院原是先帝居藩时的赐园;起造在当今皇帝诞生以后。由于位处狮子岭下,所以圣祖御书赐名狮子园。先帝继位后,狮子园自然而然成为行宫的一部分。曹頫这天的“进宫”,实在就是到狮子园。

    狮子园的宫门在东,策骑到此,都下了马。官员的内务府八品笔铁式巴呼穆,已在侧门迎接,匆匆见过了礼,将从人留在宫外,巴呼穆带路,领着曹頫叔侄与凌阿代进宫,折而往南---南面碧溪萦绕,有桥相通,胜景都在溪南、溪东。

    过桥而南是一座精舍,提名乐山书屋,屋东回廊,中峙方亭,由于是坡地的缘故,亭子特多,迤逦折往东北,经历了环翠亭、待月亭,地势渐高,背面一座七开间的大厅堂,额题“群山环翠”东北拓出一大片平地,有一座很大的敞厅,巴呼穆带领到此站住了脚。

    曹雪芹注目细看,对这座看上去还很新的敞厅有一种很奇异的感觉。应作长方形,用的木料很讲究,柱子都是径尺的杉木,上涂一层防蛀的桐油,人字形的屋顶,上覆的不是琉璃瓦而是极厚的茅草。

    “这里得题个名儿才好。”曹頫拈着胡子说。

    “四哥,”凌阿代问道:“你倒说,要怎么题才合适?”

    曹頫又拈了一会胡子,摇摇头不作声。巴呼穆便既问说:“两位大人这会儿就进去?”

    “好!”曹頫回头吩咐曹雪芹:“你在这儿呆着,别乱走。宫禁重地,错不得一步。”

    曹雪芹答应着,目送他们再往东北走,殿宇深沉,一时也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