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
第二章 (第1/3页)
(此类若古史及宋以前杂史、杂地志,多在通行诸丛书内,此举善本,若诸本相等,举易得者。)正史第一(事实先以正史为据。)《钦定二十四史》。(乾隆间钦定。此二十四部皆为正史,共三千二百四十三卷,目列后。正史撰人不录。)《史记》一百三十卷。(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汲古本、扫叶本无索隐、正义。)《汉书》一百二十卷。(唐颜师古注。即宋庆元附三刘刊误、宋祁校语本。明监本、汲古本、扫叶本无校语。)《后汉书》一百二十卷。(唐章怀太子贤注。《内志》三十卷,晋司马彪撰,梁刘昭注。)《三国志》六十五卷。(宋裴松之注。)《晋书》一百三十卷。(附唐何超《音义》三卷。)《宋书》一百卷。《南齐书》五十九卷。《梁书》五十六卷。《陈书》三十六卷。《魏书》一百一十四卷。《北齐书》五十卷。《周书》五十卷。《隋书》八十五卷。《南史》八十卷。《北史》一百卷。《旧唐书》二百卷。
《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明南监本附宋董冲《释音》二十五卷。)《旧五代史》一百五十卷,《目录》二卷。《新五代史记》七十四卷,《目录》一卷(宋徐无党注。)。《宋史》四百九十六卷。《辽史》一百一十六卷。《金史》一百三十五卷。《元史》二百一十卷。《明史》三百三十六卷。(武英殿附《考证》本,江宁、苏州、扬州、杭州、武昌五书局合刻本,新会陈氏覆刻殿本。明南、北监本《廿一史》,断自元止,无《旧唐》、《旧五代》。北监合刻,南监乃新旧版辏集而成,或别刻,或覆刻。毛氏汲古阁本《十七史》,至《新五代》止,亦无《旧唐》、《旧五代》。席氏扫叶山房本,与毛本同,增《旧唐》、《旧五代》。北监本、扫叶本、陈本、坊翻毛本有脱误。)以上正史合刻本重刻明震泽王氏本《史记》一百三十卷。(武昌局本,间有依明柯校汪刻本者,王延喆、柯维熊、汪谅,有《索隐》、《正义》。)古香斋袖珍《史氏》一百三十卷。(内府本。)重刻殿本附《考证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新五代史》。(成都局本。卷数与殿本同。)重刻闻人本《旧唐书》二百卷。(明闻人诠原刻。扬州岑建功重校刻本,附《逸文》十二卷、《校勘记》六十六卷。)重刻殿本《旧五代史》一百五十卷,汲古阁本《新五代史》七十四卷。(武昌局本。)重刻《明史》三百三十六卷。(江宁藩库本。)《史记评林》一百三十卷,《汉书评林》一百二十卷。(明凌稚隆刻本,较胜他坊本,有《索隐》、《正义》。)以上正史分刻本(此外若明刻之秦藩本《史记》,刘氏翻刻元中统本《史记索隐》,汪文盛本两汉书,冯梦祯刻《三国志》,皆善本。其余明刻、近人坊刻《史》《汉》甚多,不具录。)单行本《史记索隐》三十卷。(汲古阁本,扫叶山房本。)《史记志疑》三十六卷。(梁玉绳。原刻本。)《史记三书释疑》三卷。(钱塘。钱坫补《史记注》一百三十卷,未刊。)《史记三书正讹》三卷。(王元启。祇平居士集本。《律书》一卷,《历书》一卷,《天官书》一卷。孙星衍《史记天官书考证》十卷,未见传本。)《读史记十表》十卷。(汪越。)《古今人表考》九卷。(梁玉绳。《清白士集》本。《人表考校补》一卷,《续考校补》一卷。蔡云。自刻本。)《汉书律历志正讹》上下卷。(王元启。祇平居士集。杭世骏《汉书疏证》、《北齐书疏证》,未见传本。)《汉书地理志校本》二卷。(汪迈孙。杭州刻本。)《汉书地理志稽疑》六卷。(全祖望。朱文翰刻本,粤雅堂本。)《新斠注地理志》十六卷。(钱坫。原刻本,同治甲戌会稽章氏重刻本附徐松《集释》。又《汉书十表注》十卷,未刊。)《汉书地理志补注》一百三卷。(吴卓信。安徽包氏刻本。)《汉书地理志图今释》七卷,《汉志水道考》一卷。(今人。广州刻本。)《汉志水道疏证》五卷。(洪颐煊。问经堂本。)《补汉兵志》五卷。(宋钱文子。知不足斋本。)《汉艺文志考证》十卷。(王应麟。《玉海》附刻本。)《汉书西域传补注》二卷。(徐松。原刻本,张琦刻本,《指海》本。)《汉西域图考》七卷。(李光廷。同治庚午刻本。)《班马字类》五卷,附《补遗》。(宋娄机。别下斋刻涉闻梓旧本,小玲珑馆仿宋大字本,又仿宋中字本。)《班马异同评》三十五卷。(宋倪思。刘辰翁评。嘉庆丁酉福建刻本。倪书为考史、汉文辞异同,刘评无谓,今倪书无单行本。)《后汉书补逸》二十一卷。(姚之骃。刻本。孙志祖补辑谢承《后汉书》五卷,未见传本。)《补后汉书年表》十卷。(宋熊方。卢校鲍刻本。)《后汉书补表》八卷。(钱大昭。汗筠斋本,粤雅堂本。)《补后汉艺文志》四卷。侯康。伍氏《岭南遗书》本。钱大昭《补续汉书艺文志》二卷、《后汉郡国令长考》一卷,钱塘《续汉书律历志补注》二卷,未刊。
《后汉书补注》二十四卷。(惠栋。宝山李氏刻本,粤雅堂本,冯集梧刻本。)《后汉书补注》一卷。(侯康。《岭南遗书》本。)《两汉刊误补遗》十卷。(宋吴仁杰。聚珍本,福本,知不足斋本。陈景云《两汉举正》五卷、钱大昭《两汉书释疑》四十四卷、沈钦韩《两汉书疏证》七十四卷,未刊。)《三国职官表》三卷。(洪饴孙。道光元年李兆洛《合梁疆域志》刻本。)《三国疆域志》二卷。(洪亮吉。卷施阁集本。)《补三国艺文志》四卷。(侯康。《岭南遗书》本。)《三国志补注》六卷,附《诸史然疑》一卷。(杭世骏。刻本。)《三国志补注续》一卷。(侯康。《岭南遗书》本,《学海堂二集》本。)《三国志辨误》一卷。(宋人阙名。聚珍本,福本,守山阁本,金壶本。陈景云《三国志举正》四卷、钱大昭《三国志辨疑》三卷,未刊。)《三国志考证》八卷。(潘眉。嘉庆间刻本。沈钦韩《三国志补训诂》八卷、《释地理》八卷,未见传本。)《晋书地理志新补正》五卷。(毕沅。经训堂本。)《东晋疆域志》四卷,《十六国疆域志》十六卷。(洪亮吉。卷施阁集本。)《补晋兵志》一卷。(钱仪吉。《幵石斋记事初稿》本。)《补宋书刑法志》一卷,《食货志》一卷。(郝懿行。《郝氏遗书》本。)《晋宋书故》一卷。(同上。洪亮吉《宋书音义》四卷,未刊。)《补梁疆域志》八卷。(洪齮孙。李兆洛刻本。)《南北史表》六卷。(周嘉猷。原刻本。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未刊。)《旧唐书校勘记》六十六卷。(罗士琳、陈立、刘文淇、刘毓崧同校。)《旧唐书逸文》十二卷。(岑建功辑。扬州岑氏附《旧唐书》刻本。互见。)《新唐书纠缪》二十卷。(宋吴缜。聚珍本,福本,知不足斋本。陈黄中《新唐书误》三卷,未刊。)《新旧唐书合钞》二百六十卷。沈炳震。海宁查氏刻本。丁小鹤新《旧唐书合钞补正》,有刻本,未见。
《新旧唐书互证》二十卷。(赵绍祖。原刻本。)《五代史补》五卷。(宋陶岳。汲古阁本,扫叶山房本。)《五代史记纂误》三卷。(宋吴缜。聚珍本,福本,知不足斋本。)《五代史记纂误补》四卷。(吴兰庭。知不足斋本,《珠尘》本,单刻本。)《新五代史记补注》七十四卷。彭元瑞、刘凤诰同撰。原刻通行本,中分子卷。
《宋辽金元四史朔闰考》二卷。(钱大昕。钱侗续成。文选楼本,粤雅堂本。)《辽金元三史国语解》四十六卷。(乾隆四十六年敕撰。殿本。《宋》、《辽》、《金》、《元》史原书译语不合者,殿本四史奉敕改正。)《补辽金元三史艺文志》。(倪璠。抱经堂《群书拾补》之一。)《辽金元三史拾遗》五卷。(钱大昕。《潜研堂全书》本。)《辽史拾遗》二十四卷,《补》五卷。(厉鹗。汪刻本。杭世骏《补金史》一百卷,未刊。)《元史氏族表》三卷。(钱大昕。潜研堂本。别有《元史稿》一百卷,未刊。)《补元史艺文志》四卷。(同上。)《元史备忘录》一卷。(明王光鲁。借月山房本。)《元史本证》五十卷。(汪辉祖。家刻本。)《诸史拾遗》五卷。(钱大昕。潜研堂本。)《历代史表》五十九卷。(万斯同。原刻足本,初印本少末六卷。钱大昕《唐学士年表》一卷、《五代学士年表》一卷、《宋中兴学士年表》一卷,德清徐氏刻本。)《史表》卷。(洪饴孙。李兆洛刻本。乃合编历代史目录。)《历代帝王年表》三卷。(齐召南。文选楼本,仁和叶氏重刻本。此书最简括。)《历代帝王庙谥年讳谱》一卷。(陆费墀。阮福刻本,仁和叶氏重刻本。)《历代统纪表》十三卷,《疆域表》三卷,《沿革表》三卷。(段承基。自刻本。)《廿一史世谱》五十四卷。(沈炳震。海宁查氏刻本。)《历代建元考》十卷。(钟渊映。守山阁本,金壶本。)《纪元要略》二卷。(陈景云。)《补注》一卷。(子黄中。《文道十书》本,《学津》本,《珠尘》本。)《元号略》四卷,《补遗》一卷。(梁玉绳。《清白士集》本。)《纪元通考》十二卷。(叶维庚。自刻本。此书最详。)《历代纪元编》三卷。(李兆洛。江宁官本,粤雅堂本。此书最便。)《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二十卷。(同上。江宁官本。此书最便。)《历代沿革图》一卷。(六严。江宁官本。以上三书与《皇朝舆地韵编》、《舆地图》合刻,通称《李申耆五种》。)《历代地理沿革表》四十七卷。(陈芳绩。道光间刻本。)《十七史商榷》一百卷。(王鸣盛。原刻本。)《廿二史考异》一百卷。(钱大昕。潜研堂本。李贻德《十七史考异》,未刊。)《廿二史劄记》三十六卷。(赵翼。原刻本。)《南史识小录》八卷,《北史识小录》八卷。(沈名荪、朱昆田同编。刻本。
钱大昕《南北史隽》一卷,未刊。)《宋琐语》一卷。(郝懿行。《郝氏遗书》本。此二书为史钞类,附此。)以上正史注补、表谱、考证之属(此类各书,为读正史之资粮。)──右正史类编年第二《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宋司马光。元胡三省《音注》。胡克家仿元本,武昌局翻胡本。战国至五代。)《通鉴考异》三十卷。(同上。《通鉴全书》附刻本,胡注本已将《考异》散附本书各条下。)《通鉴目录》三十卷。(同上。苏州局翻宋本。体若表谱,以便寻检《通鉴》。)《通鉴稽古录》二十卷。(同上。单行本,《学津》本,武昌局本。)《通鉴地理通释》十四卷。(宋王应麟。《津逮》本,《学津》本,《玉海》附刻本。)《通鉴释文辨误》十二卷。(元胡三省。胡刻《通鉴》、武昌局刻《通鉴》附刻本,《通鉴全书》附刻本。)《通鉴胡注举正》一卷。(陈景云。文道十书本,原书十卷。)《通鉴注辨正》二卷。(钱大昕。潜研堂本。)《通鉴注商》十八卷。(赵绍祖。原刻本。)《资治通鉴补》二百九十四卷。(严衍。附《刊误》二卷。童和豫。咸丰元年江夏童氏活字本,印行不多。)《通鉴补识误》卷,《通鉴补略》卷。(张敦仁。自刻本。)《通鉴问疑》一卷。(宋刘羲仲。《津逮》本,《学津》本。)以上编年类司马《通鉴》之属(其书博大,故别为类,以便考证此书者以类相从。)《御批通鉴辑览》一百二十卷。(乾隆三十二年敕撰。殿本,杭州局本,武昌局本,南昌巾箱本。伏羲迄明末。是书兼用《通鉴》及《纲目》义例。)《通鉴外纪》十卷,《目录》五卷。(宋刘恕。苏州局本。包羲至周。宋金履祥《通鉴前编》十八卷、《举要》三卷,坊行《通鉴全书》附刻本,不如刘书。)《汉纪》三十卷。(汉荀悦。)《后汉纪》三十卷,(晋袁宏)。附《字句异同考》一卷。(蒋国祥。两《纪》合刻本,又明黄省曾合刻本。)《续资治通鉴长编》五百二十卷。(宋李焘。昭文张氏爱日精庐活字版本,《四库传钞》本。北宋七代。原阙不全,此卷数乃四库馆重定。)《续资治通鉴》三百二十卷。(毕沅。原刻苏州补印本。宋、元、明人续《通鉴》甚多,有此皆可废。)《明纪》六十卷。(陈鹤。陈克家续成。苏州局本。)《西汉年纪》三十卷。(宋王益之。扫叶山房本,《金华丛书》本。改窜前人史书以为著述,乃宋、明人通病,此取其有可刊正《汉书》文字之处。)以上编年类别本纪年之属(隋王通《元经》,伪书,不录。《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二百卷,宋李心传撰,《四库传钞》本,无刻本。)《御批通鉴纲目》五十九卷,《首编》十八卷,《外纪》一卷,《举要》三卷,《续编》二十七卷。康熙四十六年。殿本。《纲目凡例》,宋朱子作,余赵师渊作,《前编》金履祥,《续编》明商辂。
《纲目订误》四卷。(陈景云。《文道十书》本。)《纲目释地纠缪》六卷。(张庚。原刻本。)《纲目释地补注》六卷。(同上。)以上编年类《纲目》之属──右编年类纪事本末第三《绎史》一百六十卷。(马骕。通行本。)《左传纪事本末》五十三卷。(高士奇。刻本。坊行本乃宋章冲书,与此同名,不如高书。)《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宋袁枢。袁、陈、谷四种合刻通行本,汉阳朝宗书室活字版本,南昌局本未毕工。王延年《补通鉴纪事本末》,已进呈,未见传本。)《宋史纪事本末》二十六卷。(明陈邦瞻。同上,同上,同上。)《元史纪事本末》四卷。(同上。同上,同上,同上。)《明史纪事本末》八十卷。(谷应泰。同上,同上,同上。)《三藩纪事本末》四卷。(杨陆荣。借月山房本。)《圣武记》十四卷。(魏源。通行大字、小字两本。《平定粤匪纪略》二十二卷,同治四年湖北省官撰,通行刻本,亦可备考。)《三朝北盟会编》二百五十卷。(宋徐梦莘。传钞本,无刻本。)──右纪事本末类古史第四《逸周书》孔晁注十卷。卢文弨校。抱经堂本。
《逸周书补注》二十四卷。(陈逢衡。自著《陈氏丛书》本。)《周书集训校释》卷。(朱右曾。自刻本。)《逸周书管笺》十六卷。(丁宗洛。刻本。)《国语韦昭注》二十一卷,附《札记》一卷。(顾广圻校。黄氏士礼居仿宋刻本,武昌局翻黄本,黄模《国语补韦》,未见传本。)《国语补音》三卷。(宋宋庠。微波榭本,吴氏望三益斋刻本。)《国语校注本三种》二十九卷。(《三君注》辑存四卷,《国语发正》二十一卷,《国语考异》四卷。汪远孙。自刻本。)《国语韦昭注疏》十六卷。(洪亮吉。旌德吕氏刻本。龚丽正《国语韦昭注疏》、董斯垣《国语正义》,未见传本。)《战国策》高诱注三十三卷,《札记》三卷。(宋姚宏校正续注。顾广圻校。
士礼居仿宋刻本,武昌局翻黄本。)《战国策》高诱注三十三卷。(宋姚宏校正续注。雅雨堂校本。鲍彪注本多窜改,不如此两本。)《战国策校注》十卷。(宋鲍彪注。元吴师道补正。《惜阴轩丛书》本。)《国策地名考》二十卷。(程恩泽。狄子奇笺。粤雅堂本。)《战国策释地》二卷。(张琦。家刻本。)《战国纪年》六卷。(林春溥。竹柏山房十一种本。)《山海经笺疏》十八卷,《图赞》一卷。(郭璞注、赞,郝懿行疏。阮刻单行本,又《郝氏遗书》本,郝胜于毕。别行《山海经图赞》一卷,《艺海珠尘》及他丛书多有之。)《山海经》十八卷。(毕沅校。经训堂本。)《校正竹书纪年》二卷。(洪颐煊。平津馆本。)《竹书纪年集证》五十八卷。(陈逢衡。《陈氏丛书》本。)《竹书纪年补证》四卷。(林春溥。《竹柏山房十一种》本。)《考订竹书纪年》十四卷。(雷学淇。家刻本。)《穆天子传》郭璞注七卷。(洪颐煊校。平津馆本,又《古今逸史》本。檀萃《穆传注疏》,博而多谬,不录。)《世本》一卷。(孙冯翼辑。问经堂本,又高邮茆氏辑刻《十种古书》本。)《校辑世本》二卷。(雷学淇。自刻本。)《世本辑补》十卷。(秦嘉谟。原刻本。)《家语》王肃注十卷。(汲古阁本。今通行李氏重刻汲古本作四卷。非古家语,然不能废。)《家语》何孟春注八卷。(卢文弨校刻本。)《家语疏证》六卷。(孙志祖。自刻本。)《晏子春秋》七卷,《音义》二卷。(孙星衍《音义》。岱南阁本,经训堂本,又吴鼒仿宋本。)《越绝书》十五卷。(汉袁康。明仿宋刻本,《古今逸史》本,《汉魏丛书》本。《汉魏丛书》有程荣、何允中、王谟三刻,何多于程,王多于何,今通行王本。)《吴越春秋》十卷。(汉赵晔。《古今逸史》、《汉魏丛书》本并为六卷。)《附图列女传》七卷,《续》一卷。(汉刘向。阮刻仿宋本。顾之逵《小读书堆》本,亦精,无图。)《列女传注》八卷。(郝懿行妻王照圆。《郝氏遗书》本。)《列女传校注》八卷。(汪远孙妻梁端。家刻本。)《新序》十卷。(汉刘向。明经厂《新序》、《说苑》合刻本,何良俊合刻本,《汉魏丛书》本。陈寿祺有《新序》、《说苑校本》,未刊。)《说苑》二十卷。(同上。以上五书,虽汉人作,然皆纪古事,多本旧文,故列古史。)《古史纪年》十四卷,《古史考年同异表》二卷。(林春溥。《竹柏山房》十一种本。)──右古史类别史第五(别史、杂史,颇难分析,今以官撰及原本正史重为整齐,关系一朝大政者入别史,私家纪录中多碎事者入杂史。)《东观汉记》二十四卷。(旧题汉刘珍。聚珍本,福本,扫叶山房本,桐华馆本。)《晋记》六十八卷。(郭伦。原刻本。)《晋略》六十卷。(周济。道光十九年刻本。)《西魏书》二十四卷。(谢启昆。乾隆乙卯刻本。)《大唐创业起居注》三卷。(唐温大雅。《津逮》本,《学津》本,明钟人杰刻《唐宋丛书》本。)《顺宗实录》五卷。(唐韩愈。海山仙馆本,亦在《全唐文》内。)《东观奏记》三卷。(唐裴庭裕。《续百川学海》本,《唐宋丛书》本,《稗海》本。)《隆平集》二十卷。(旧题宋曾巩。康熙四十年彭期校刻本。)《东都事略》一百三十卷。(宋王偁五松室仿宋本,扫叶山房本。)《契丹国志》十七卷。(宋叶隆礼。扫叶山房本。)《大金国志》四十卷。(旧题金宇文懋昭。扫叶山房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