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2/3页)
古今逸史》、《说海》中《辽志》、《金志》,即此两书摘本。)《明史稿》二百八卷。(王鸿绪。通行本。)《东华录》三十二卷。(蒋良骐。通行本八卷。)《宏简录》二百五十四卷。(明邵经邦。通行本。是书意在续《通志》,成古今通史,特不能续其二十略,无力购《宋》、《辽》、《金》三史者,可以此书代之。)《续后汉书》四十七卷。(宋萧常。郁松年刻《宜稼堂丛书》本。又有郝经《续后汉书》,谢陛《季汉书》,陈陈相因,不录。以下二书,为订正《三国志》、《五代史》体例而作。)《续唐书》七十卷。(陈鳣。道光十七年刻本。)《宋史新编》二百卷。(明柯维骐。明刻本。陈黄中《宋史稿》二百十九卷,未刊。以下三书,皆为删繁就简。)《南宋书》六十卷。(明钱士升。扫叶山房本。)《元史类编》四十二卷。(邵远平。通行本。此书意在续《宏简录》。)──右别史类杂史第六(录其有关政制、风俗、轶事者。)《玉函山房辑佚书史编》种。(马国翰。济南刻本。)《帝王世纪》十卷。(晋皇甫谧。宋翔凤辑。浮溪精舍本,《指海》本一卷,附《补遗》。)《古史考》一卷。(汉谯周。平津馆辑本。)《路史》四十七卷。(宋罗泌。通行本。)《春秋别典》十五卷。(明薛虞畿。孙星衍补注出典。《岭南遗书》本,守山阁本,金壶本。)《楚汉春秋》一卷。(汉陆贾。茆氏辑《十种古书》本。)《伏侯古今注》一卷。(汉伏无忌。茆辑《十种》本。)《建康实录》二十卷。(唐许嵩。张海鹏刻本。)《贞观政要》十卷。(唐吴兢。明经厂本,朱载震刻大字本。)《奉天录》四卷。(唐赵元一。秦校本,粤雅堂本,《指海》本。)《南部新书》十卷。(宋钱易。粤雅堂本,《学津》本,明高承埏稽《古堂日钞》本。)《鉴诫录》十卷。(宋何光远。知不足斋本,《学津》本。)《锦里耆旧传》四卷。(宋句延庆。读画斋本。)《涑水纪闻》十六卷。(宋司马光。聚珍本,福本,《学津》本。)《渑水燕谈录》十卷。(宋王辟之。知不足斋本。)《靖康传信录》三卷。(宋李纲。海山仙馆本,李调元刻《函海》本。)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四十卷。(宋李心传。聚珍本,福本,《函海》本。)《大金吊伐录》四卷。(金阙名。守山阁本,金壶本。)《庆元党禁》一卷。(宋阙名。知不足斋本。)《宋季三朝政要》五卷。(宋阙名。)《附录》一卷。(宋陈仲微。守山阁本,粤雅堂本,《学津》本。)《庚申外史》二卷。(宋葛禄权衡。海山仙馆本,又《学津》本。)《汝南遗事》四卷。(元王鹗。《指海》本,借月山房本。)《归潜志》十四卷。(元刘祁。聚珍本,福本,知不足斋本。)《元朝秘史》十五卷。(阙名。《连筠》本。)《野获编》三十卷。(明沈德符。明刻本。)《双槐岁抄》十卷。(明黄瑜。《岭南遗书》本。)《革除逸史》二卷。(明朱睦。《指海》本,借月山房本。)《弇州别集》一百卷。(明王世贞。明刻本。)《列朝盛事》一卷。(明王世贞。《指海》本,借月山房本。)《胜朝彤史拾遗记》六卷。(毛奇龄。《西河集》本,《珠尘》本。)《明季北略》二十四卷,《南略》十八卷。(计六奇。通行本。)《绥寇纪略》十二卷,《补遗》三卷。(吴伟业。《学津》本。)《明季裨史》十六种,二十七卷。(通行本。《烈皇小识》,《圣安本纪》,《行在阳秋》,《嘉定纪略》,《幸存录》,《续幸存录》,《求野录》,《也是录》,《江南闻见录》,《粤游见闻》,《赐姓始末》,《两广纪略》,《东明闻见录》,《青磷屑》,《四王合传》,《扬州十日记》。)以上杂史类事实之属《摭言》十五卷。(唐王定保。雅雨堂本,《学津》本。)《近事会元》五卷。(宋叶上交。守山阁本。)《文昌杂录》七卷。(宋庞元英。雅雨堂本,《学津》本。)《麟台故事》五卷。(宋程俱。聚珍本,杭本,福本。)《翰苑群书》二卷。(宋洪遵。知不足斋本。十二种。)《愧郯录》十五卷。(宋岳珂。知不足斋本。)《朝野类要》五卷。(宋赵升。知不足斋本。)《玉堂嘉话》八卷。(元王惲。守山阁本,金壶本。)《科场条贯》一卷。(明陆深。《俨山外集》本。)《翰林记》二十卷。(明黄佐。《岭南遗书》本。)《觚不觚录》一卷。(明王世贞。借月山房本,《指海》本,广百川本。)《明内廷规制考》三卷。(借月山房本。)《内阁小识》一卷,附《内阁故事》。叶凤毛。《指海》本。
《南台旧闻》十六卷。(黄叔璥。刻本。)以上杂史类掌故之属《大业杂记》一卷。(唐杜宝。《指海》本,《唐宋丛书》本。)《大唐新语》十三卷。(唐刘肃。《唐人说薈》本。)《宣和遗事》二卷。(士礼居校宋本。)《洛阳搢绅旧闻记》五卷。(宋张齐贤。知不足斋本。)《湘山野录》三卷,《续录》一卷。(宋释文莹。《津逮》本,《学津》本。)《玉壶野史》十卷。(同上。知不足斋本,守山阁本,金壶本。)即《玉壶清话》。
《曲洧旧闻》十卷。(宋朱弁。知不足斋本,《学津》本。)《松漠纪闻》一卷,《续》一卷。(宋洪皓。《学津》本,又《古今逸史》本。)《石林燕语考异》十卷。(宋叶梦得。宇文绍奕《考异》。琳琅秘室别行校足本,又《稗海本》。)《四朝闻见录》五卷。(宋叶绍翁。知不足斋本。叶乃宗朱子者,前人或谓此书诋朱,误也。)《东京梦华录》十卷。(宋孟元老。《津逮》本,《学津》本,《唐宋丛书》本。)《梦粱录》二十卷。(宋吴自牧。知不足斋本,《学津》本。)《武林旧事》十卷。(宋周密。知不足斋本,《唐宋丛书》本,《秘笈》本。)《东南纪闻》三卷。(元人失名。守山阁本,金壶本。)《长春真人西游记》二卷。(元李志常。《连筠》本。)《悬笥琐探》一卷。(明刘昌。《得月续刻》本。)《明宫史》五卷。(明吕毖。《学津本》。)《酌中志》二十四卷。(明刘若愚。海山仙馆本。)《春明梦余录》七十卷。(孙承泽。古香斋本。)《社事始末》一卷。(杜登春。《珠尘》本。)《枢垣纪略》十六卷。(梁章钜。道光十五年刻本。)以上杂史类琐记之属(主记事者入此类。多参议论、罕关政事者入小说。)──右杂史类载记第七《华阳国志》十二卷,《附录》一卷。(晋常璩。顾广圻校。廖寅刻足本。)《十六国春秋》十六卷。(旧题魏崔鸿。《汉魏丛书》本,单行大字本。此非原书。)《邺中记》一卷。(晋陆翙。聚珍本,杭本,福本,《续百川》本。)《五国故事》二卷。(宋阙名。知不足斋本。)《九国志》十二卷,附《拾遗》。宋路振。守山阁辑本,又粤雅堂本,海山仙馆本,龙氏活字本。
《江南野史》十卷。(宋龙衮。《续百川》本。又《函海》本。)《吴越备史》四卷(宋钱俨。)《补遗》一卷。(阙名。《学津》本,扫叶山房本止四卷。任大椿《吴越备史注》三十卷,未见传本。)《增订吴越备史》五卷,《补遗》一卷。(钱时钰。乾隆六十年刻本。)《十国春秋》一百一十四卷,(吴任臣。)《拾遗》一卷,《备考》一卷。
(周昂。周氏乾隆重刻本,原刻无末二卷。)《马令南唐书》三十卷。(蒋氏马、陆二书合刻原本,《唐宋丛书》本,江西翻本恶。)陆游《南唐书》十八卷,《音释》一卷。(汲古阁本。)《南汉书》十八卷,《丛录》二卷,《南汉文字》四卷。(梁廷柟。道光己丑刻本。)《西夏书事》卷。(国朝人。原刻本。洪亮吉《西夏国志》十六卷,未见刻本。)──右载记类传记第八《孔子编年》五卷。(宋胡仔。绩溪胡氏家刻本。)《孔子世家补订》一卷。(林春溥。竹柏山房《十一种》本。)《孔子集语》十七卷。(孙星衍、严可均辑。平津馆本。远胜宋薛据书。采集群书。所引真伪不一,经部、子部皆不可隶,故附于编年之后。)《东家杂记》二卷。(宋孔傅。胡珽编《琳琅秘室丛书》活字版本。)《阙里文献考》一百卷。(孔继汾。乾隆壬午刻本。)《孔孟编年》卷。(狄子奇。自刻本。)《郑学录》四卷。(郑珍。遵义唐氏刻本。)《诸葛忠武侯故事》五卷。(张澍。自刻本,沔县《武侯文集》附刻本。互见。)《高士传》三卷。(晋皇甫谧。《汉魏丛书》本。严可均辑嵇康《高士传》,未刊。)《古孝子传》一卷。(茆辑《十种》本。)《襄阳耆旧记》三卷。(晋习凿齿。任兆麟校刻《心斋十种》本,有脱误。)《唐才子传》十卷。(元辛文房。日本人刻《佚存丛书》足本,《指海》足本。)《名臣言行录前集》十卷,《后集》十四卷。(宋朱子。顾广圻校。洪莹仿宋刻本,同治戊辰桂氏补刻本。)《道命录》十卷。(宋李心传。知不足斋本。)《元名臣事略》十五卷。(元苏天爵。聚珍本,福本。)《明名臣言行录》九十五卷。(徐开仕。昆山徐氏刻本。)《嘉靖以来首辅传》八卷。(明王世贞。守山阁本。)《东林列》二十四卷。(陈鼎。刻本。)《国朝满汉名臣传》八十卷。(依国史钞录。通行本。《满》四十八卷,《汉》三十二卷。)《国朝先正事略》六十卷。(今人。长沙刻本。初学便于检阅。)《从政观法录》三十卷。(朱方增。道光庚寅刻本。梁章钜《国朝臣工言行记》十二卷,未刊。)《文献征存录》十卷。(钱林。咸丰八年王藻刻本。)《鹤征录》八卷,(李集、李富孙、李遇孙。)《后录》十二卷。(李富孙。
嘉庆刻,同治补本。)《词科掌录》十七卷,《余话》七卷。(杭世骏。原刻本。)──右传记类(止系一隅又非古籍者不录。)诏令奏议第九《雍正朱批谕旨》三百六十卷。(雍正十年敕编。内府本,江宁活字版本。)《陆宣公奏议》二十二卷。(唐陆贽。通行本。旧题《翰苑集》,实非《翰苑)集》元书,从众题奏议。
《政府奏议》二卷。(宋范仲淹。单行刻本,《范文正公集》本。)《包孝肃奏议》十卷。(宋包拯。包芳国天禄阁刻本,汉阳活字版本。)《卢忠肃公奏议》卷。(明卢象升。刻本。)《华阳疏稿》五卷。(郭琇。家刻本。)《胡文忠公集》八十八卷。(胡林翼。武昌局本。初刻止十卷,此同治五年重编。奏议之外,书牍皆言政事,故附此类。)《曾文正公奏议》十卷,《补编》二卷。(薛氏编。苏州刻本。)《历代名臣奏议》三百五十卷。(明黄淮等编。明经厂足本,通行本不全。
共九千七百二十叶。)《明名臣奏议》二十卷。(乾隆四十六年敕编。聚珍本,福本。)《皇朝经世文篇》一百二十卷。(贺长龄、魏源编。长沙原刻本,翻本多讹。
此书最切用。是书不尽奏议,此两体为多,陆燿切问斋文钞实开其先,不如此详。)──右诏令、奏议类地理第十(今人地理之学,详博可据,前代地理书,特以考经文史事及沿革耳,若为经世之用,断须读今人书,愈后出者愈要。)《王隐晋书地道记》一卷,《太康三年地记》一卷。(毕沅辑。经训堂本。)阚骃《十三州志》二卷。(晋阚骃。张澍辑。二酉堂本。)《括地志》八卷。(唐魏王泰。孙星衍辑。岱南阁本。)《元和郡县志》四十卷,唐李吉甫。附《拾遗》二卷。(严观。岱南阁本,又聚珍本、福本,无《拾遗》。)《太平寰宇记》一百九十三卷。(宋乐史。江西乐氏刻本,万廷兰刻本附《一统志表》。)《元丰九域志》十卷。(宋王存等。聚珍本,福本,冯集梧刻本。)《舆地广记》三十八卷,《札记》二卷。(宋欧阳忞。士礼居校本,又聚珍本、福本,无《札记》。)《吴郡志》五十卷,附《校勘记》。宋范成大。守山阁本,汲古阁本,金壶本。
《吴郡图经续记》三卷。(宋朱长文。《得月本》,琳琅秘室本,《学津》本。)《景定建康志》五十卷。(宋周应合。岱南阁别行本。)《咸淳临安志》九十三卷,《札记》三卷。(宋潜说友。黄士珣校。汪远孙刻本。)《齐乘》六卷。(元于钦。明刻本,乾隆间周氏刻本。)《滇略》十卷。(明谢肇淛。《云南备征志》本。)《武功县志》三卷。(明康海。党金衡重刻本,《得月续刻》本,《三长物斋摘》本。)《朝邑县志》二卷。(明韩邦靖。叶梦龙重刻本,《得月续刻》本,《三长物斋摘》本。此两志及国朝陆陇其《灵寿县志》十卷,最有名,然已为洪稚存、章实斋所议。)以上地理类古地志之属(古志举最著而考证常用者。)《大清一统志》五百卷。(乾隆二十九年敕续编。殿本。乾隆八年本止三百四十二卷。)乾隆《府厅州县图志》五十卷。(洪亮吉。《卷施阁集》本。《一统志》浩繁,此即其摘本。)《皇朝一统舆图》三十二卷。(胡林翼等。武昌官本。内府本难得,此本极详。)《合刻恒星赤道经纬度图》、《一统舆图》各一具。(六严、李兆洛。扬州平山堂刻本。地舆必合星度以为准望,故统于地理。)《皇朝地舆韵编》,附《舆图》一卷。(李兆洛。江宁局本。)《长江图》十二卷。(今人。长沙黄氏刻本。以江为纬,以郡县为经,故入地志。)《航海图》一卷。(武昌局本。)《海运图说》卷。(施士彦。求己堂八种本。附此取便寻览。陶澍编海运全案十二卷,江苏官本。)《天下郡国利病书》一百二十卷。(顾炎武。活字版本不善。)《日下旧闻考》一百二十卷。(乾隆三十九年敕撰。殿本。)《龙沙纪略》一卷。(方式济。借月山房本,《述本堂诗集》附刻本。)《广陵通典》三十卷。(汪中。扬州局本。)《蜀典》十二卷。(张澍。自刻本。)《黔书》二卷。(田雯。古怀堂集附刻本,贵阳重刻本。)《续黔书》八卷。(张澍。自刻本。)《三省边防备览》十四卷。(严如熤。道光二年刻本。此书虽边防,实是内地,故列此类。)《平台纪略》十一卷,附《东征集》六卷。(蓝鼎元。雍正壬子广州刻本。
详于台湾形势,故附此类。)《台海使槎录》八卷。(黄叔璥。刻本。与前书同例。)附录:《国朝省志》、《府州县志》善本。(目列后。)《浙江通志》。《广东通志》(阮元)。《广西通志》(谢启昆)。《湖北通志》(章学诚原稿)。汾州府志(戴震)。泾县志淳化县志(洪亮吉)。三水县志(孙星衍)。朝邑县志(钱坫)。偃师志安阳志(武亿)。广德州志(周广业)。富顺县志(段玉裁)。嘉兴府志(伊汤安)。和州志亳州志永清县志天门县志(章学诚)。凤台县志(李兆洛)。怀远志(董士锡)。长安志(董祐诚)。
郯城志(陆继辂)。道光鄢陵志(洪符孙)。遵义府志(郑珍莫友芝)。桂阳州志(今人。)(以上诸志皆有法。)以上地理类今地志之属(今志除总志外,举切用及雅赡有法者。)《戴校水经注》四十卷。(魏郦道元。戴震校。聚珍本,杭本,福本,《戴氏遗书》本。戴校以前,黄刻诸本皆逊,全祖望校《水经注》,灵石杨氏刻本未成,今京师印行者止百馀页。)《水经注释》四十卷,刊误十二卷。(赵一清。原刻本。)《水经注释地》四十卷,《水道直指》一卷,《补遗》一卷。(张匡学。嘉庆二年新安张氏刻本。)《水经注图》一卷。(今人。武昌刻本。)《水经注图说》残稿四卷。(董祐诚。董方立《遗书》本。)《水道提纲》二十八卷。(齐召南。原刻本。)《行水金鉴》一百七十五卷。(郑元庆代傅泽洪撰。通行本。)《续行水金鉴》一百五十六卷。(黎世垿。潘锡恩刻本。)《畿辅河道水利丛书》十五卷,(附图。吴邦庆。道光四年刻本。九种。)《三吴水利录》四卷。(明归有光。借月山房本,涉闻梓旧本。)《江苏水利图说》二十一卷。(陶澍。江苏官本。七种。)《浙西水利备考》八卷。(王凤生。道光四年刻本。)《河工器具图说》四卷。(麟庆。道光丙午刻本。)《昆仑河源考》一卷。(黄宗羲。指海本,守山阁本。)《西域水道记》五卷。(徐松。原刻本。)《海塘通志》二十卷。(方观承。乾隆辛未刻本。)《新译海塘辑要》十卷。(西洋人。上海制造局刻本。)以上地理类水道之属《皇舆西域图志》五十二卷。(乾隆二十七年敕撰。殿本。)《新疆识略》十卷。(徐松代松筠撰。刻本。)《卫藏图志》五卷。(盛绳祖。刻本。)《西招图略》一卷。(松筠。自刻本。)《金川琐记》六卷。(李心衡。《珠尘》本。)《蛮书》十卷。(唐樊绰。聚珍本,福本,《云南备征志》本,琳琅秘室本。)《蛮司合志》十五卷。(毛奇龄。《西河集》本。)《苗防备览》卷。(严如熤。刻本。)《峒溪纤志》三卷,《志余》一卷。(陆次云。说铃本。)《番社采风图考》一卷。(六十七。《珠尘》本。)《皇朝藩部要略》十六卷,《表》四卷。(祁韵士。道光丙午家刻本。)以上地理类边防之属《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四十卷。(宋徐兢。知不足斋本。)《高丽国史》一百四十卷。(明郑麟趾。朝鲜刻本。)《琉球国志略》十六卷。(周煌。聚珍本,家刻本。)《越史略》三卷。(明越南人。守山阁本。)《从征缅甸日记》一卷。(周裕。借月山房本。此非地志,附此。《师范缅事)述略》一卷,在《经世文编》中。
《日本考略》一卷。(明薛俊。《得月初刻》本。)《异域录》二卷。(图理琛。借月山房本,《指海》本。多纪俄罗斯地理。)《北徼汇编》四卷。(何秋涛。京师刻巾箱本。此书稿本浩繁,咸丰间进呈,旋毁。今琉璃厂市有刻本,止四卷,仍题何名,纪述详实,非出伪托。)《海国闻见录附图》二卷。(陈伦炯。《珠尘》本。)《海录》一卷。(杨炳南。海山仙馆本。)《职方外纪》五卷。(明艾儒略。守山阁本,金壶本,《龙威》本。)《坤舆图说》二卷。(明南怀仁。《指海》本。)《地球图说》一卷。(西洋蒋友仁译。何国宗,钱大昕奉敕润色。文选楼本。)《瀛寰志略》十卷。(徐继畬。原刻大字、重刻小字两本。)《海国图志定本》一百卷。(林则徐译,魏源重定。咸丰壬子广州重编刻定本,初刻本止六十卷。)《新译地理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