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未分卷 第十一章教学之道(凡二十一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教学之道(凡二十一条) (第2/3页)

水利、算数之类。尝言刘彝善治水利,后累为政,皆兴水利有功。

    凡立言,欲涵蓄意思,不使知德者厌,无德者惑。

    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欲且教之歌舞,如古《诗》三百篇,皆古人作之。

    如《关雎》之类,正家之始,故用之乡人,用之邦国,日使人闻之。此等诗,其言简奥,今人未易晓。别欲作诗,略言教童子洒扫应对事长之节,今朝夕歌之,似当有助。

    子厚以礼教学者最善,使学者先有所据守。

    语学者以所见未到之理,不惟所闻不深彻,反将理低看了。

    舞射便见人诚。古之教人,莫非使之成己。自洒扫应对上,便可到圣人事。

    自“幼子常视毋诳”以上,便是教以圣人事。

    先传后倦,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教以大者远者;非是先传以近小,而后不教以远大也。

    伊川先生曰:说书必非古意,转使人薄。学者须是潜心积虑,优游涵养,使之自得。今一日说尽,只是教得薄。至如汉时说下帷讲诵,犹未必说书。

    古者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择其才可教者聚之,不肖者复之农亩。盖士农不易业,既入学,则不治农,然后士农判。在学之养,若士大夫之子,则不虑无养;虽庶人之子,既入学,则亦必有养。古之士者,自十五入学,至四十方仕,中间自有二十五年学,又无利可趋,则所志可知,须去趋善,便自此成德。后之人,自童稚间已有汲汲趋利之意,何由得向善?故古人必使四十而仕,然后志定。

    只营衣食却无害,惟利禄之诱最害人。(人有养,便方定志于学。)天下有多少才!只为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