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卷 第三十七章 陈英王平定江西地 刘丽川计取上海城
第三十七章 陈英王平定江西地 刘丽川计取上海城 (第2/3页)
接应,忽陈玉成领大队人马冲来。李续宜急下令道:“彼军击吾左右两军,欲使吾中军受其牵制也。右军既败,由他进兵;只奋勇前进,反攻陈玉成一军。”不提防孙寅三领军不赶何凤林,反望李续宜击来。李续宜左右不能相顾,忽流星马飞报:天国指挥使张祖元,都检使雷焕,已攻后营去了。李续宜此时纵有七头八臂,实无分身之术,只得拨军而回。
那时四面八方,皆是天国军兵,把李续宜困在核心,不能得脱,但见枪弹如雨而下。李续宜欲奋力杀出重围,奈天国人马纷向李续宜攻击。续宜正在急危,忽一枝救兵杀入:乃左路统领官提督李云林也。续宜乘势与李云林会合,望南昌城杀回。忽然陈玉成领军赶到,将清兵截为两段,右路何凤林不能得脱;少时孙寅三亦领军追至。枪声响处,何凤林中枪落马。孙寅三尽降其众,与陈玉成合兵赶来,李续宜、李云林,不能顾得后路,只顾奔逃。谁想一支人马拦住去路,左有雷焕,右有张祖元,分作两路杀来。李续宜不能逃回南昌,只得领数百骑落荒而走。陈玉成便令雷焕迫李续宜;张祖元追赶李云林;自与孙寅三领军乘胜攻击南昌。
是时南昌城内听得李续宜兵败,皆料南昌不能久守,人心惶惶。严树森不分昼夜,亲自督兵防守。无奈李续宜兵败后,天国又加增陈玉成、孙寅三两路分攻东西两门,严树森渐渐不能抵御。韦昌祚那支人马,在南昌城后山上用炮轰击城中,一连两颗炮弹子,把那巡抚衙门击作粉碎。城内军心一时哗溃。陈玉成乘势攻破北门。洪春魁一马当先,领军先冲进去。枪声乱发,清兵不能当,望后而退。时城中纷纷传说:天国人马已进北门,皆无斗志,左逃右窜。孙寅三、陈仁瑞,相继攻进城来。严树森无法,急乔装杂在民房。还亏严树森平日治民,颇无苛政,故民间亦乐收藏之,始得逃去。那玉成见南昌已破,传令不再诛求,凡无论官民军士人等,概令降者免杀,并出示安慰人心。计点仓库:得白银八十余万两;另仓米三千余石,谷四千余石。陈玉成以南昌附近,连日遭兵,农民失业,令拨仓中谷米,分赈农民,人心大悦。一面使人打听雷焕及张祖元两路消息。
原来李续宜已同李云林领军逃至瑞州。雷、张二将便收兵回来。陈玉成见南昌既定,大犒三军,复传檄招抚各郡县。有不服的,都派兵征伐。以故附近州县,都畏威怀德,纷纷降附,徐奏报洪天王。洪天王听得南昌既下,即封陈玉成为英王。令以洪春魁、韦昌祚、雷焕、张祖元共守南昌,兼分抚各郡。使陈玉成、孙寅三回九江会同北上,按下慢表。
且说当日上海地方,为中西人文会萃之地。无王屡欲用兵。惟李秀成之意,以为上海商务繁盛,半多西人经商;若一旦以大兵临之,最易震动商场,反被外人藉口。使清人更得以藉此为名,拥借外力,实为不便。故主计取,不主力敌。便分布党羽于上海,鼓动华商,从中举事;若得上海,固不必说,即稍有失利,亦无与天国人马之事,西人亦不能责言。时奉令往上海:一为粤人刘丽川,一为闽人陈连。那两人向在上海经商,情形熟悉。且当日上海华人经商的,尤以闽、粤为众。那些人在租界地方,沾染欧人习气,多知亡国的可耻,故这时听得洪天王得了金陵,自然日望天王兵至。偏这会来了那刘丽川及陈连两人,说起谋袭上海,然后归附天王的说话,自然没有不从。当下一传十,十传百,凡在上海经商的华人,都附和成一片,要谋袭上海城。只那时洪天王正在当盛,凡是中国的人,都当攻城袭地,是一件得意的事,并不畏惧,自然不至隐秘,纷纷传说出来。因此事未成,倒被清官得知。争奈那些人多在租界,清官实在捉他不得。况且西人亦知洪天王是个有法度的,与盗贼扰乱的不同,所以任华人在上海怎么说话,都不甚拘管,清官好不忧虑。没奈何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