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卷 第四十一章 李忠王定计复武昌 陈玉成弃财破胜保
第四十一章 李忠王定计复武昌 陈玉成弃财破胜保 (第2/3页)
我即攻武昌也。”是时官文、胡林翼知李秀成将来攻战,便悉以精锐防守武昌。胡林翼道。“秀成此次出兵,布告各营,不畏为吾所知,吾恐其必有他谋也。”官文道:“彼盛屯兴国州,不取武昌,待取何地?吾等经营数年,方规复此诚,若一旦不守,诚为可惜。今大冶、冰湖、梁子湖等处,已为敌有,彼进兵既易,安有不急征武昌之理?非悉锐守之不可。”正议论间,忽报李秀成引军来攻武昌。官文道:“果不出吾所料也。”即设法调兵守御。忽又报秀成军退,官文不信,再使探之。果然,未几又报李秀成军至。
原来秀成分军两路,一沿大冶,一沿梁子湖,以疑官、胡两人。时官、胡两人不解其何以忽进忽退。正在忖夺,已报到陈玉成分兵由孝感直趋汉阳;谭绍洸亦引军渡河,前往会袭汉阳矣。官文大惊道:“汉阳有兵,不能挡陈玉成、谭绍洸之众。若汉阳一失,即隔断荆州消息,湖南亦危,此时武昌更为孤立。自此两湖皆休矣,速宜调兵救之。”胡林翼道:“吾初亦疑其有他谋,吾二人并骤于此,自孤其势,颇为失着。汉阳虽重要,然欲救之,只合早为布置,若此时分兵,恐武昌更危矣。”官文心中:“以为胡林翼为湖北巡抚,自然专顾武昌;我为湖广总督,应兼顾两猢。遂力抗林翼之议。且是时纷传侍王李世贤,将以大队压入湘境,湖南一省大力震动。湘抚骆秉章雪片似的文书,正请设法援应。官文便不再知会胡林翼,即以提督李成谋、道员多山领兵急援汉阳;复知照将军都兴阿由宜昌领兵上进,以抗陈玉成支队。李秀成探得官文已分兵往援汉阳,乃率诸将力攻武昌。官、胡两人守御不屈。忽报往救汉阳一军,于半渡时为谭绍洸所击,所有浮桥尽被敌人烧毁,今败兵正逃回城也。官、胡听得大惊,举止失措。守兵望见城外火光,大为震动。正在仓皇之际,飞报洪山失守,李盂群败走,为敌人所压,不能回应武昌,因恐汉阳失守,已直奔汉阳去矣。
原来赖文鸿与李昭寿往攻洪山,李孟群亦防战不屈。孟群有一妹,好谈?兵事,自编女兵一队,随兄出征。当太平将赖、李二人到时,与其兄并力防战。李孟群久知赖文鸿枪法利害,俱自己装束为敌人所认,乃令手下亲兵乔妆如已装束在前,自己却在后督兵。果然文鸿见李孟群奋力防守,即谓左右道:“若能先杀死李孟群,则敌军必挫矣。”乃擎枪发击,即应声而倒。清军疑主将已亡,一时慌乱。不知所击者非真李孟群也。时赖文鸿、李昭寿见孟群军溃,乃尽力冲击,清兵大败。李昭寿乃请赖文鸿直蹑清兵之后,又惧清兵奔回武昌,反增武昌守御之力,遂率兵转向武昌:一面横击清国败兵,一面助攻武昌而去。
不想官文自闻两路军败,前往汉阳的兵,又纷纷拥回武昌,人心益摇,防守亦懈。正没措手,已被秀成攻破东门。先在城垣下,叠草举火,以惊人心。于是城内清兵以为城已尽陷,各自逃窜。官、胡二人,亦由南门逃出。秀成遂率兵直进城中。时前任鄂抚陶恩培,方留省帮办军务。不知武昌已陷,乃与总兵王国才,由咸宁带兵来援。不知官文、胡林翼已高城退守汉阳;亦不知武昌早已为李秀成所得。在昏夜乃率兵竟进城中。望见李秀成旗帜,方知武昌已陷,乃大惊。方欲退时,已为李昭寿所截,遂相与巷战。少时赖文鸿一军亦到,诸军相继而出,互相夹攻。陶恩培先为李昭寿击杀,全军皆降;总兵王国才知不能脱,亦自刎而死。赖文鸿下令招降王国才的人马。当巷战时,城中极为震动。及次早李昭寿、赖文鸿报捷,李秀成笑道:“焉有城他已陷,犹未打听清楚,即鲁莽进城者乎?清国用此等人带兵,安得不败?”当下重赏诸军。以汉阳一地,清将既有多隆阿把守,又以都兴阿由宜昌上驶,今胡林翼、官文、李盂群又相继赴汉阳,是汉阳清兵云集,取之亦殊不易。乃令谭绍洸回军。一面将收复武昌情形,报知金陵。
以诸将此次战事之中,以李昭寿先能取各郡,继夺洪山,又斩巡抚陶恩培,遂录李昭寿为功首。自此李秀成益重视李昭寿:日则同食,夜则同榻,待以殊礼。谭绍洸道:“忠王之重李昭寿过矣!”李秀成含糊答道:“昭寿骁勇善战。每次出兵,当者皆溃,几于战无不胜,攻无不下,吾所以重之也。”谭绍洸道:“此人骁勇善战,诚如忠王所言。然昭寿赋性刚愎,立心奸险,如魏武帝谓司马懿,所谓鹰视狼顾,后必生乱,不可不防之。切勿付以大权,否则恐为国大害矣。”李秀成听罢默然。徐遣退左右,乃向谭绍洸道:“公固能识李昭寿者!特弟所以重之,亦不得已耳。”谭绍洸急问其故?李秀成道:“吾国自林凤翔殁后,北进无期。今捻党龚得树、张洛行、苗沛霖等,以数十万之众,横行于齐、鲁、秦、晋、河朔之间,声势甚大。李昭寿与张洛行等为至交,吾欲藉昭寿联络捻党,以牵制北方。待吾等抚定东南,即可以长驱大进耳!”谭绍洸道:“虽然如此,亦宜慎防其人。”李秀成道:“其凶暴叵测,吾固知之。吾待以恩遇,以结其心,必能为我用矣。”谭绍洸唯唯。
时秀成正欲由湖北入河南长驱北进,乃令军士修复武昌城垣。以武昌屡次被兵,居民太苦,即发赈居民。并令晏仲武领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