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未分卷 第四九回 发热发狂断送要隘 忽和忽战贻笑外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九回 发热发狂断送要隘 忽和忽战贻笑外邦 (第3/3页)

城内,去与中国的三位全权大臣议和。

    当时怡亲王、桂良、穆荫三人,闻得英使阿尔金已派巴夏礼为议和代表之信,不胜欢喜,立即欢迎入城。相见之礼,很是隆重,除设盛筵款待之外,复又不要命的再三恭维。

    哪知那个巴夏礼,不是口头虚文可以骗得好的。当时即庞然自大的对着怡亲王、桂良、穆荫三人说道:“贵国既要议和,今天席间不能开议。我须面见贵国大皇帝,方能开出条件。但是贵国向用跪拜礼的,我们向来,除了见着天主,方能下跪,其余见着不论何人,都不下跪。这是第一样须先声明。第二样我们去见贵国大皇帝,并须带兵入见。这两样问题,先请贵大臣承诺下来,再谈别事。”

    当时怡亲王、桂良、穆荫三人,一听巴夏礼突然说出此话,顿时吓得大惊失色。除了你看我的鼻子,我看你的眼睛,同时六目相视外,一无言语。巴夏礼在旁看得亲切,只在冷笑,不及等候,复又催促答覆。

    怡亲王没有法子,只好嚅嚅嗫嗫的答道:“这个问题,关乎敝国陛见的礼节,我等三人,不敢作主。”

    巴夏礼听说,只把鼻管一掀,仍是冷笑着的答道:“这点小小礼节,贵大臣等都不能的作主,世界之上,怎有这等全权代表。既是如此,快快收拾卧室,让我休息,等候贵大臣等奏闻贵大皇帝之后,再行给我确覆便了。”

    怡亲王、桂良、穆荫三人,听了此话,真正巴不能够。当时如释重负一般,连忙吩咐从人,收拾一间极考究的卧室,以便巴夏礼前去休息,他们便好飞奏朝廷,讨个答复之话。

    哪知怡亲王等三人,刚将巴夏礼送入卧室,他们尚在商议奏闻之折的当口,忽所然听得人声鼎沸,出自巴夏礼的卧室之中,不觉连问怎么怎么,赶忙奔去一看。只见桂良的亲随乔福,率着多人,即将巴夏礼以及随员等人如同猪一般的捆缚起来。

    当时在怡亲王、桂良、穆荫三人的初意,还想喝止乔福等人,速将巴夏礼等人放去,打算道歉了事。不防巴夏札一见他们三人,立即破口大骂,且有侵及皇上故设圈套之言。桂良至此,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起来,当场力主即把巴夏礼等等,带入北京,去作献俘之功。

    怡亲王这人,本来一离开了端华、肃顺两个,便没魂灵了的。穆荫的资望较浅,不敢反对桂良的行为。二人既没什么主张,起先还想站在不负责任旁观的地位之上。后见乔福一个人只在狂号叫跳,发令指挥。仿佛已经真个战胜英人的样子。巴夏礼等人,确有俘虏资格。又见桂良也在附和乔福。怡亲王和穆荫二人,忙又一想,这场功劳。莫被桂良一人得去,当下也去喝骂巴夏礼几句,算是他们对于此事也有份的。

    桂良、乔福二人,一见怡亲王已经赞成这个办法,自然更是大喜,于是主张立即回京。怡亲王、穆荫二人,当时果不反对,只是一阵糊里糊涂的跟着桂良、乔福几个,一同带了巴夏礼等等,漏夜回京。

    次日黎明,怡亲王、桂良、穆荫三人,即将经过之事,老实奏知咸丰皇上。皇上听了,心里虽不为然。但见事已至此,因要保全天朝的威严,即将巴夏礼等人,发交大兴、宛平两县监禁起来。朝廷尚未商定妥当办法,又接僧亲王的飞奏;说是英使阿尔金,一闻巴夏礼被禁之信,亲自督同鲁恺,力攻通州。奴才寡不敌众,节节败退,现在英兵业已杀过通州。正由郭家庙一带,三路进兵,似有直扑京畿之意。

    咸丰皇上一见此奏,急得神色大变,马上召集众臣,商议解围之法。首由大学士贾桢、户部尚书周祖培、兵部尚书陈恩孚、刑部尚书赵光几个奏称道:“事已危迫,究竟主战主和,皇上须得宸表独断下来,臣等方有办法。”

    皇上皱着双眉的答道:“现在洋鬼子已经进逼京城,僧亲王又连次兵败,朕的派人去与洋鬼子议和,也想就此和平了结。岂知桂良等等,不问皂白,竟将巴夏礼捉进京来。这样一闹,自然要使洋鬼子有所藉口。诸卿教朕先将和战二字决定下来。始有办法,所陈本也不错。可是朕也一时决断不下,你们可有什么好法,尽管奏陈上来。”

    贾桢等人便又奏称,说是南方发逆作乱,现有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胡林翼、骆秉章、刘秉璋、李鸿章、官文、鲍超、刘铭传、程学启、潘鼎新、萧孚泗、蒋益沣、李臣典、张玉良、塔齐布、杨载福、徐春荣、程文炳等等,分别剿办,尚无大碍。只有洋鬼子的炮火厉害,万难宣战。以臣等愚见,只有仍旧遣派亲信大臣前去议和。且将巴夏礼以礼送还。洋鬼子想无异议。

    皇上听说,正待命恭亲王去与英使议和的当口,又得两道奏本:一道是九门提督奏称鲁恺所率的洋兵,已近京城。一本是左都御史奏称洋兵不能理喻,可否仰请驾车立即巡狩热河;再派大臣议和。皇上见了两道本章,一面即任恭亲王为全权议和大臣并将巴夏礼等等,以礼送还英使。一面带领怡亲王、端毕、肃顺,以及几员亲信的军机大臣,并东西二妃,现今皇上,一齐漏夜出狩热河。

    郭嵩焘一口气一直介绍到此地,尚待再说。忽见曾贞干单身走了进来,见他在座,很露高兴之色。正是:

    奸臣果达谋权志

    爱弟亲为调将来

    不知曾贞干忽见郭嵩焘在座,何以很觉高兴,且阅下文。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