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卷 第二十七回 西伯侯出聘姜尚 西伯载子牙归朝
第二十七回 西伯侯出聘姜尚 西伯载子牙归朝 (第2/3页)
细民曰:“其翁丝不设饵,钓不曲钩。自言不钓鱼鳖,只钓王侯,镇日垂钓磻溪岸口。大王欲访高贤,直至上流可见。”
西伯登车,又行数里,将近磻溪;不见钓叟。
遂乃停骖,浩叹徘徊不已。少顷,碧岩背后转出一樵夫,扣柯下山曰:春水悠悠春草奇,金鳌未遇隐磻溪。
世人不识高贤志,看作溪边老钓矶。
西伯视之,乃昔日逃囚武吉也。左右拥至驾前,西伯责曰:“吾以汝为投河而死,焉敢罔上逃刑?”
武吉顿首曰:“非臣敢罔上逃刑,此间有一渔翁,善理阴阳,颇知兵略。与臣结渔樵之交,代臣掩却灾星。故臣得至今日,乞望赦罪。”
西伯惊曰:“其人安在?”
武吉曰:“现隐磻溪石室,小臣时来访他,因宿一宵。大王欲见此人,小臣愿引驾。”
西伯内喜,遂赦吉罪,令其引驾直至磻溪。
却说姜尚三日以前仰观天象,见一道祥云渐逼渭西,因知有贤主至此。特按钓竿于垂杨岸口,遂隐而不出。及武吉引西伯驾至,不见子牙,直到石室。只见林木苍苍,清幽雅淡,泉石交接,云树相映。须臾,有一童儿出迎西伯与数从臣,同步入于后堂。问小童曰:“主翁安在?”
小童曰:“今日有数个道友相邀,入山采药,要在三日后方返。”
西伯浩然叹曰:“访贤不遇,是何孤之不幸也。”
乃取纸笔,书二十八字,置于琴案。曰:宰割山河布远猷,大贤抱负可克谋。
此来不见垂竿老,天下人愁几日休。书罢,散宜生曰:“昔者汤聘伊尹于莘野,币聘三至而后起。欲见贤者,非志诚不能得遇。宜洁诚斋戒而后至。”
西伯曰:“善。”
遂出草堂,发车而归。还绿杨岸口,见其钓竿,徘徊不进。又令取笔纸索句,命使者送于石室曰:求贤远出到溪头,不见贤人只见钩。
一竹青丝垂绿柳,满江红日水空流。
西伯车驾回歧,乃谓文武曰:“吾斋戒沐浴再往磻溪。”
辛甲进曰:“吾居之民,三分而有其二,今欲见一钓叟,彼必引领赴阙,何斋戒沐浴,敬之如神明,尊之如人母乎?”
西伯笑曰:“敬贤臣之礼,岂敢怠乎?”
由是,辛甲默然而退。
时纣王十五年,岁次辛酉,秋九月,西伯再访子牙。乃撤去戈矛剑戟,独带文武,将出岐州。散宜生奏曰:“宜封武吉为引驾将军,以彰求贤之笃。”
西伯然之。遂拜武吉为引驾将军,令保安车满轮,先投渭水。武吉谢恩而出。大驾徐徐而进。
初,子牙疑西伯因猎而至,非有求贤诚心,故隐不出。及见西伯遗下之帖,知其心诚志笃,必然再至,乃复出钓磻溪。端坐钓矶,扶竿不动。西伯驾至溪头,令武吉先探在否。武吉见子牙独钓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