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第3/3页)
,皆不就,以建宁二年卒于家。
○申屠蟠申屠蟠字子龙,陈留外黄人也,少有名节。同县缑氏女玉为父报仇,外黄令梁配欲论杀玉。
蟠时年十五,为诸生,进谏曰:“玉之节养,足以感无耻之孙,激忍辱之子,不遭明时,尚当表旌庐墓,况在清听,而不加哀矜!”配善其言,乃为谳,得减死论。
乡人称之。蟠父母卒,哀毁思慕,不饮酒食肉十馀年,遂隐居学治京氏《易》,严氏《春秋》,小戴《礼》,三业先通,因博贯五经,兼明图纬,学无常师。
始与济阴王子居同在太学,子居病困,以身托蟠。蟠即步负其丧,至济阴,遇司隶从事於河巩之间。
从事义之,为符传护送蟠,蟠不肯,投传於地而去。事毕,还家。前后凡蒲车特徵,皆不就。
年七十四,以寿终。○袁闳袁闳字夏甫,汝南人也。筑室于庭中,闭门不见客。
旦幕於室中向母礼拜,虽子往亦不得见也,子亦向户拜而去。首不著巾,身无单衣,足著木履。
母死,不列服位。公车两徵,不诣。范滂美而称之曰:“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可谓至贤矣。”○姜肱姜肱字伯淮,彭城广戚人也。
家世名族,兄弟三人皆孝行著闻。肱年最长,与二弟仲海、季江同被卧,甚相亲友。
及长,各娶,兄弟相爱,不能相离。肱习学五经,兼明星纬,弟子自远方至者三千馀人,声重於时。
凡一举孝廉,十辟公府,九举有道,至孝、贤良、公车三徵,皆不就。
仲季亦不应徵辟。建宁二年,灵帝诏徵为犍为太守,肱得诏,乃告其友曰:“吾以虚获实,遂籍声价。盛明之世尚不委质,况今政在私门哉!”乃隐身遁命,乘船浮海,使者追之不及。
再以玄纁聘,不就,即拜太中大夫,又逃不受诏。名振于天下,年七十七卒於家。
○管宁管宁字幼安,北海朱虚人也。灵帝末,以中国方乱,乃与其友邴原涉海,依辽东太守公孙度,虚馆礼之。
其后中国少安,人多南归,唯宁不还。黄初中,华歆荐宁,宁知公孙渊必乱,乃因徵辞还,以为太中大夫,固辞不就。
宁凡徵命十至,舆服四赐,常坐一木榻上,积五十五年未尝箕踞。榻上当膝皆穿,常着布裙貉裘,唯祠先人,乃著旧布单衣加首絮巾。
辽东郡国,图形於府殿,号为贤者。○郑玄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
八世祖崇,汉尚书。玄少好学,长八尺馀,须眉美秀,姿容甚伟。习《孝经》、《论语》,兼通京氏、公羊《春秋》、三正历、《九章算术》、《周官》、《礼记》、《左氏春秋》。
大将军何进辟玄,州郡迫协,不得已而诣。进设机杖之礼以待玄,玄以幅巾见进,一宿而逃去。
公府前后十馀辟,并不就。○任安任安字定祖,少好学,隐山不营名利,时人称安曰任孔子。
连辟不就。建安中,读《史记·鲁连传》,叹曰:“性以洁白为治,情以得志为乐,性治情得,体道而不忧,彼弃我取,与时而无争。”遂终身不仕,时人号为任徵君云。
○庞公庞公者,南都襄阳人也。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府,夫妻相敬如宾。
荆州刺史刘表延请,不能屈,乃就候之,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庞公笑曰:“鸿鹊巢於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栖;鼋鼍穴於深渊之下,夕而得所宿。夫趣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且各得其栖宿而已,天下非所保也。”因释,耕於垄上,而妻子耘於前。
表指而问曰:“先生苦居畎亩,而不肯官禄,后世何以遗子孙乎?”庞公曰:“世人皆遗之以危,今独遗之以安。虽所遗不同,未为无所遗也。”表叹息而去。
后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反。○姜岐姜岐字子平,汉阳上邽人也。
少失父,独以母兄居,治《书》、《易》、《春秋》,恬居守道,名重西州。
延熹中,沛国桥玄为汉阳太守,召岐,欲以为功曹。岐称病不就,玄怒,敕督邮尹益收岐,若不起者,趣嫁其母而后杀岐。
益争之,玄怒益,挝之。益得杖,且谏曰:“岐少修孝义,栖迟衡庐,乡里归仁,名宣州里,实无罪状,益敢以死守之。”玄怒,乃止。
岐於是高名逾广。其母死,丧礼毕,尽让平水田与兄岑,遂隐居,以畜蜂、豕为事,教授者满於天下,营业者三百馀人。
辟州从事,不诣。民从而居之者数千家。后举贤良,公府辟以为茂才,为蒲坂令,皆不就,以寿终于家。
○荀靖荀靖字叔慈,颖川人也。少有俊才,以孝著名。兄弟八人,号曰八龙。
阖门悌睦,隐身修学,动止合礼。弟爽字慈明,亦以才显於当时。或问汝南许章曰:“爽与靖孰贤?”章曰:“皆玉也。慈明外朗,叔慈内润。”太尉辟,不就。
及卒,学士惜之,诔靖者二十六人。颍阴令丘祯追号靖曰玄行先生。颍川太守王怀亦谥曰昭定先生。
○胡昭胡昭字孔明,颍川人也。始避地冀州,不应袁绍之命。武帝亦辟昭,昭自陈本志。
帝曰:“人各有志,出处不同。勉卒高尚,义不相屈。”昭乃隐陆浑山中,躬耕乐道,以经籍自娱。
至嘉平初,年八十九,卒于家。○焦先焦先字孝然,世莫知其所出也,或言生汉末。
及魏受禅,常结草为庐於河之滨,独止其中。冬夏袒不著衣,卧不设席,又无蓐,以身亲土,其体垢汗皆如泥滓,不行人间。
或数曰一食,行不由邪径,目不与女子迕视,口未尝言,虽有警急不与人语。
后野火烧其庐,先因露寝,遭冬雪大至,先袒卧不移。人以为死,就视如故。
后百馀岁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