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那些珍贵的记忆 (第2/3页)
耻的溜了。
沈无忧曾经呆过的孤儿院叫做晨光院,原来的院长是为人挺好的,因为离婚独居孩子不在身边的原因,特别的喜欢孩子,因此开设了这家孤儿院,她本人是溜学回来的设计师,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并且管理方面很到位,院子里孩子虽说比不上普通家庭的孩子,但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没饿着,有衣穿,有学上,就已经很不错了,而且院长很会为他们考虑,尽可能的让他们能够被收养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是一位很不错的女士,可惜就是心脏不怎么好,在沈无忧刚刚十一岁的时候,便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了,因为太突然她并没有留下任何遗嘱,所以这所孤儿院没有交给她的副手,而是交到了跟着她前夫的大女儿的手里了。
老院长是好人,女儿可不怎么地,贪婪,薄凉,而又泯灭人性,与老院长更没有什么母女之情,怎么可能好好对待她留下来的孤儿院,在上任的第一天,她便开除了老院长的助手,还有一些不能为孤儿院带来好处的工作人员,其中便包括常年吃药,却没有什么工作能力的厨师宁婆婆。
沈无忧当时看出点苗头,但是没心思去为别人考虑,她当时也不过才十一二的小丫头而已,更何况与院里的人并不亲近,她留在院里本来就是为了等林修远与宁婆婆的原因,现在宁婆婆走了,林修远也一走多年没有音讯,她便果断的便偷跑投奔了宁婆婆。
然后……她便再也没有回去过,也从来不曾听闻过关于孤儿院的消息。
沈无忧不管是以前跟婆婆住的地方还是现在住的地方都在偏向海城市的东边,而晨光院则位于海城市最西边的,以前是郊区农村,随着城市的发展,现在已经变成了城中村了。
坐公交车去要近两个小时的时间,自己开车,也需要一个小时左右,
加上上辈子她已经有近二十年没回过老城区晨光院了,记忆中的林荫路都模糊了模样,好像少了那么几分青春勃发的盎然,多了几分成熟气氛的喧嚣。柏油马路似乎经历了几次翻修,原本左右加在一起只有四车道,如今竟然变成了大气恢弘的八车道。可以看出海城市政府有意将这里彻底的利用起来,很多新开发的楼盘正在整装待建中,明明是往好的方向发展,可是沈无忧却忍不住叹息,总觉的这失了记忆中模样的老城区,看起来不再那么亲切了。
原本马路中央只有半人高的白色护栏,现在也变成了两米多宽的绿化带。
她记得小学时期她骑车上学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这边的林荫路,白杨树参天而立,为不少人遮住了过分艳丽的阳光,让这路不再那么灼人。可现在路两旁亭亭玉立的也不过是几棵小杨树,莫说为人遮阳了,恐怕还需要人工仔细料理才能在这繁华与尾气共存的马路上存活。
路边上原来是居民区,五六层楼高的那种红砖房,看起来温暖人心的亲切,可如今再看去,都是些涂得红黄蓝绿的高层,她原本所熟的那些房子早已经被拆了。
沈无忧并不多讨厌城市中这种水泥森林的牢笼感,只是不太喜欢她熟悉的东西消失不见或者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她的适应能力强,却并不代表她喜欢改变,她其实是一个很念旧的人。
说起来,海城市并不算是个她多喜欢的城市,与它的感情是复杂的,毕竟她的幸与不幸全都发生在这里,她一直是这么认为的,但是当终于有机会重回故地,儿时的记忆被唤醒,她才发现,原来她还是怀念当初被孤儿院收留的那一段日子,虽然孤儿之间不免争斗,争宠的现像,有排挤她的,自然也就有对她好的,只不过没有像林修远那样在她的心里留下痕迹而已,但其实当年,她跟几个室友还是相处挺不错的,屋里最大的姐姐,还曾经分给她偷偷藏的一颗大白兔奶糖。
听上去似乎很小的一件事情对不对,可是人们却不知道,当时的那一块糖对那位姐姐,哦不,应该说是整个孤儿院里的孩子来说有多奢侈,因为他们只有过节或者有爱心人士来看他们的时候才能吃的到,老院长不是小气,而是将钱全用在了刀刃上,全拿来供他们读书了。
那个小姐姐叫什么来着?时间太过久远,沈无忧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对方似乎是姓章还是张来着?
唉,记得后来好像是被人领养走了,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以前是不原意,也没有时间去想,现在一但记忆复苏,她才发现自己上一辈子错失了多少东西,她应该回来看看的,而不是在回到沈家后,任由家人作主直接捐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